•  
  •  
  •  

学生发展


核心一:

文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谢无量学术论文暨文学创作大赛、文学节“双品牌”学术活动。目前,两项品牌学术活动均已连续成功举办13届。经过十多年的打磨,“谢无量大赛”和文学节现已成为我院学生传递文学薪火、展现学术风采的重要舞台,已经成为文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品牌。

谢无量学术论文暨文学创作大赛自2005年举办首届活动以来,近年参赛人数逐年增长,稿件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大赛赛制也在不断创新,自2017年第十二届大赛起,创作类作品参赛对象扩展人文五院学生。“谢无量大赛”已经成为文苑学子锻炼创作能力、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学院推免考量的重要指标,从比赛中历练出来的学子也正逐步走向并成为颇具潜力的青年学者。

  

链接:

第十四届谢无量学术论文暨文学创作大赛投稿截止时间正在逼近

谢无量大赛 | 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

59号 · 散文 | 张翔:我与谢无量大赛

 

“文学节”是文学院另一品牌学术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近年发展愈加专业、精致、丰富。

2019年第十三届文学节由文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适逢1919年五四运动百年光阴,本届文学节暨校友文化节以“新文学百年”为主题,回顾新文学百年发展,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语境下理解百年新文学的“民族性”和“现代性”,在吸引校友参与、提升学生第二课堂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届开幕式采取学者与作家对谈的形式,畅谈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对百年文学的影响。

 

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三届文学节 | 人的文学——孙郁、刘震云谈鲁迅对百年文学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三届文学节暨首届校友文化节举办

 

2018年第十二届文学节历时53天,举办了名家讲座、文化出游、话剧演出等10余场活动,参与人数达1600人次。

 

链接:

我院第十二届文学节开幕 刘震云教授畅谈“文学与时空”

 

2017年第十一届文学节举办4次学术讲座,并开展主题读书会、学术放映、话剧实践等多场次别开生面的活动。

 

链接:

我院第十一届文学节开幕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讲述“空间与阶级的魔方”

 

核心聚焦:

自2014年第八届文学节启动以“话剧”形式闭幕以来,文学节给你不一样的精彩。若尔钟情话剧,精彩不容错过!

      

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文学节收官大作《青鸟》

第十三届文学节话剧 | 落幕:骗局内外

 

核心二:

文学院作为“明德人文”厚重人才培养计划执行学院,成立以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慧林教授领衔的、打通文史哲学科界限的导师团队,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跨学科人才培养、导师制与“朋辈互助”相结合等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该项目已圆满执行两期。第二期学员的升学率(保研率)达到百分之百。项目学员在跨学科视野和国际视野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形成、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提高、现实关注等方面效果显著。

   

链接:

“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第二期 总结大会顺利举行

我院举行第二期“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之哈萨克斯坦考察汇报会

我院胡玲莉副书记带领明德人文项目组前往日本开展文化考察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明德人文family

 

核心三:

作为文学写作及分享平台,学生自主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中关村59号”刊载真诚、有温度的文字,引发《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亮点。2019年上半年,“中关村59号”探索设立了线下“写作坊”,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开拓,吸引更多热爱文学、热爱创作的学生的参与。

链接:

59号 · 毕业记 | 张洁宇: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59号 · 写作坊回顾 | 第二期:关于写作的历史、概念、理论

59号 · 谢无量大赛散文 | 赖妤:光

59号 · 诗兴 | 慕风:加拉忒奥

59号 • 评台 | 子瑜: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三重推迟 ——王尔德“艺术谎言论”的小说实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