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 · 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类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具备较深厚的文学、语言专业素养,能胜任与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各种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为祖国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坚实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广博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深切的人文关怀,较强的写作能力、阅读古籍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
三、总学分148 学分,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学期安排及学程规划
学期安排方面,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国际小学期三个学期。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为19周,包括课堂教学17周,考试2周。国际小学期4周。
学程规划方面,本类专业必修116学分,选修32学分。其中,第一学年秋季学期必修22学分,春季学期必修26学分;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必修25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1学分;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0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0学分;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必修6学分,春季学期必修4 学分。参加“英语口语能力测试”,作为必修要求,计2学分,要求学生在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结束前达标完成,具体见《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
选修方面,“科学、人文与方法”、“原著原典选读”及“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课程可参见《课程资源总汇》及每学期教务处公布的网上课程选修表。学生可按培养方案要求合理安排、自主完成选修学分。
此外,我校的国际小学期于每年7月份举办,招收国际学生与我校学生同堂上课,其课程对我校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应于每年6月上旬在数字人大系统选课。“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的具体课程可参见暑期学校网站课程信息。学生也可在国际小学期副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