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访】业精于勤,人立于信——访中文系94级校友徐志华

发布时间:2010-11-25
来源:校友


 

  徐志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94级硕士,现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迎来五十周年院庆之际,我院组织了一次采访往届校友的活动。刚接到采访任务时,心中难免忐忑不安,想到要采访国家重要机关的工作人员,我们既紧张又期待。电话联络时,学长说要亲自来人大,这让我们之前的紧张情绪缓解了大半,也不禁产生了一丝感动。

  十月十日上午十点,我们在明德楼泊星地咖啡厅里如期见面。我们简单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跟学长谈了有关院庆活动的事,他表示十分愿意参加类似活动,只要有时间一定常回学校看看。学长的随和大方一下缓和了气氛,我们的访谈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

  记:首先,谈谈您在人大的求学经历吧,您当初是如何选择人大文学院的,对人大文学院的初次印象是怎样的呢?

  徐:我是94—97年在人大读的研究生,当时叫中文系,招收的研究生也不多,大概只有十二三个,所以考的难度较大。我92年报考的山东大学的中文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当时山东大学的一位老师就建议我报考人大中文系。我也十分幸运地考上了,跟的导师是周忠厚。

  当时,人大中文系在文艺理论方面在全国是十分有名气的,马列文论应该说是稳坐头把交椅。学术氛围也十分浓厚,几位老教授比如陆贵山、陈传才、章安祺、杨慧林等等都是十分热衷于学术研究的,不管是在做学问还是做人方面对我们影响都很大。

  我进入人大中文系后,在做研究的同时也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协助系里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协助承办了海外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香港城市大学普通话培训等等。在这方面受锻炼很多,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记:您在人大中文系学习期间有没有特别难忘的人或事可以与我们分享呢?

  徐:刚刚说的这些老师都是十分令人难忘的,有的老师退休之后我也去看望过。有的老师也会打打电话进行问候。有的因为工作忙,或者不知道具体住址等原因没有能够去探望。总的来说,跟老师的交往和感情还是比较深的。

  学校虽然不算大,但校园还是比较精致,有六十年代的一些老式建筑,也有七八十年代的一些新式建筑。

  我们这一批同学大多是有过工作经验的,有的工作时间很长,工作了将近七八年甚至十年的,直接从应届毕业生中考上了来的很少,我记得大概只有三四个。

  我们同学之间相处得还是十分融洽的,经常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每年春天秋天都组织春游秋游,每年元旦都在一起做饭,当然设备相当简陋,男生女生聚在一起,把宿舍的桌子拼在一起,大家一起包饺子。整个专业只有十二三个同学,小团体更具有凝聚力。十多个同学来自天南海北,虽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惯,但相处得十分融洽,关系非常好。尽管毕业以后由于大家工作都比较忙,很长时间都没有联系,但相互之间都非常想念,非常怀念当时的那段时光。

  记:您当时是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公务员这个职业吗?学校有哪些因素对您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影响呢?

  徐:是的。当时我们班只有一位同学因为家在外地,有孩子,回了青岛。其他的有的在机关,有的留校继续读博。

  关于学校对我的职业的影响,一个是,人大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对口给政府机关培养工作人员。建国之初的时候,学校每个系对应一个部,比如国民经济与计划系,这个系当时所对应的就是现在国家发改委的前身。这个传统对学生有一种潜在的影响。

  但当时我们选择公务员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九十年代,大多数人选择的是跨国企业、大企业,这些企业收入较高,而公务员收入并不是很高,住房等各方面待遇都是很差的,我记得我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00元,也没有住房,住的是招待所里十几平米的一间宿舍。最明显的影响是找对象比较困难,很多人都不愿意找公务员作对象。所以,有很多人都陆陆续续离开了。现在报考公务员的情况有很大变化,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当时虽然也有竞争,但不像现在这么激烈。我当时也是出于一种很现实的需要,要留京,必须有工作单位,所以我选择了留下来。当时我也想过考博士,一是因为年龄较大,二是家庭原因,考虑到工作以后也能继续读博,所以就直接工作了。

  记:您从业这么多年,就您工作经验而言,在职业选择或者工作岗位上您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呢?

  徐:文学是一种万金油的专业,并不是专业性很强或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优点就是适应力较强,可以适应于不同专业。缺点就是由于专业性不强,找工作时竞争就相对激烈,因为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和你竞争。

  在工作岗位上,首先,要诚实,这是对人品的要求,不管是对待老师朋友还是同事都必须坦诚。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里,大家智商都是相差不大的,不能以为自己就一定比别人聪明很多,别人就比自己笨很多。实际上做每件事的时候,稍微耍点心眼儿,藏点心计,或者带着一种占便宜的心理,设计一种方案,这种事情一次可以瞒过,两次就会露馅儿了,而一旦露馅儿,对这个人的人品评价就彻底否定了,没有人会信任他了。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诚实和真诚是很重要的。

  第二点,要勤奋。在任何一个部门工作,不要怕工作重,任务重,只有有工作可做,才有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如果没有任务自己又不勤快的话,就会碌碌无为,很快就会和同龄人或者同一批进去的人拉开很大的差距。因为没有机会工作,没有工作,就失去了锻炼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我认为这两点是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重要的两点。坦率地讲,现在社会上对80后90后的大学生的评价是存在争议的,可能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所以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更需要注意这些,改正自己那种被人误解的也许根本没有的“缺点”。

  记:文学院即将迎来五十周年院庆,您对文学院以及文学院的老师同学有什么想说的呢?

  徐:我离开学校已经十四个年头了,首先非常感谢文学院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对我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与很多老师也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和友谊。在这里,我祝愿过“知天命之年”的文学院,同时也祝愿我们的母校,有更大的发展,创造更辉煌的前程,将来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的大学之一。

  录下最后一段采访视频,采访结束了。学长随和亲切、踏实稳重、诚恳实在的风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感情的表达无须华丽的辞藻,对于母校的深情,对于老师同学的怀念,对于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期望,从这位中年学长的话语中每一个文院人都能够深切地体会。作为一个踏上工作岗位这么多年的过来人,学长对我们的建议朴实而受用:不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重在诚实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