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访】82级校友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先生

发布时间:2010-11-25
来源:校友

   杨志今1957年5月生,甘肃民勤人,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1964年—1975年在内蒙古杭锦后旗上小学、中学。1975年7月—1978年9月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召庙公社务农。1978年9月入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学习,1982年7月毕业;1982年9月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学习,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获文学硕士。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后在中宣部文艺局工作,历任电影电视处、文艺理论处副处长、处长,文艺局副局长、局长。期间,1990年—1991年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挂职;2002年—2003年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6年11月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2010年2月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记:我注意到您到人大是82年。

  杨:对,82年到85年。

  记:那个时候是恢复高考刚不久。

  杨:对,我本科是78级,研究生是82年到85年,算比较早的吧。

  记:当时整个中国可以说是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状态,当时的人大各方面条件是不是挺艰苦的?您能跟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状况么?

  杨:对,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你们现在完全想象不到当时的情景。我们入校的时候,正对着大门的那片场地,现在是树木葱茏吧?当时却满是石子和灰土。当时我们住学一楼,就在进校门的右手边。

  记:哦,东风楼。

  杨:那个时候从宿舍到食堂啊,必经的就是前面那个大场子,现在实事求是那块大石头还有吧?

  记:有有。

  杨:实事求是后边的那个大场子,一刮风黄土飞扬。我们到的时候学一楼、学二楼还是新建的,现在看已比较简陋,可当时还是条件最好的。阅览室也比较紧张。那时候,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宿舍里面读书。我们的住宿条件比本科生要稍好一点,他们当时是8个人一间,我们当时是5个人一间。有些同学家在北京,不上课的时间就回家,这样我们宿舍常住就3个人。我们平时没课的时候就待在宿舍,尽量不跟师弟师妹们去抢自习室。那时阅览室、自习室的资源确实很紧张。

  记:嗯。虽然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说八十年代大学校园还是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您对当年中文系的学术氛围、学习风气有怎样的记忆?

  杨:回想起来三年研究生的生活,给我留下了非常温馨、美好的回忆。虽然那时条件很艰苦,但那时的人民大学,包括中文系,读书研讨的氛围非常好,那时候老师和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

  我们那时每天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就是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因为我们这一代学生,跟你们现在有点不一样。我们在上大学之前,大多数都做过工人、农民或进过部队、科研院所。像我是上大学之前当了三年的农民。所以到了人民大学啊,虽然和现在相比条件还不算好,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读书抓得很紧。除了听课以外,基本上都在埋头自学。那时晚上经常学到很晚,我们中文系是跟法律系住在一起的,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一起啊,切磋交流的氛围特别好,有时要讨论到凌晨两三点钟,我记得最晚的时候能到四五点钟。

  当时有一点可能跟现在差不多,就是学术讲座非常多。八十年代前期到中期,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快速推进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进来,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氛围非常活跃。学术研讨、学术讲座非常多。我读研究生的三年中,像交响乐、歌剧、京剧等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几乎每周都有。像我国的著名指挥家李德伦、韩中杰等,全都到人民大学做过交响乐的讲座。我们都去听,因为中文系嘛,需要丰富艺术各方面的素养。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对人的一生而言可能是短暂的,但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三年。这三年,对我的做人和做学问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人民大学中文系融洽的师生关系,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你有问题,可以找到任何一个老师请教,他们都会认真给予解答,并和你探讨交流。当时一线的、最有名的教授,大多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过课。我们就有幸聆听了许多名教授的讲课。像《红楼梦》版本学是冯其庸先生,他给我们讲庚辰本。我的导师是林志浩先生,他主编过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鲁迅研究的专家。但他每次给我们上课都非常认真,都要反复推敲教案,讲完还要听取意见。这些名师的言传身教的确让我们受用终身。

  记:这样的氛围真是令人向往,我们现在都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大师了。

  杨:大概是因为那时的时代条件使然吧,包括学校自身的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要做到当时那样可能就困难了。我们那时候学生比较少,相对来说容易做到。此外,那时候,一批老教授刚刚经历过文革,突然给了他们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机会和平台,他们就格外地珍惜。这两方面的需求正好结合在了一起。

  记:嗯。所以,当时您在中文系最主要还是一门心思地学习,从这些大师身上、从书本中汲取知识。那是不是课外的活动就相对比较少?

  杨:和现在的同学们比,我们当时的社交确实是比较少。到我们高年级的时候,有时研究生会也会组织校外的老师来教交谊舞、集体舞。另外有些爱好体育的就去踢踢球等。

  我们宿舍的同学比较幸运,就是经常到海淀剧院去听音乐会。那时海淀剧院还挺新的。当时有一个师兄,他是带薪上学的,跟我们关系特别好,经常买票请我们听音乐会。偶尔也到天桥剧院看芭蕾舞。我的交响乐的素养,基本上是在人民大学的这三年养成的。

  此外,因为学校离颐和园和圆明园遗址比较近,有时我们宿舍的同学,也一起带着书到公园里面去读书讨论问题。有一年的中秋节,我们到颐和园去,还拿着普希金的诗集去朗诵,引得游人驻足观看。

  记:现在回过头去看,您觉得人大和文学带给了您什么?在后来的生活、工作中是否能感受到它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杨:我觉得概括来说,人大对于我的为人和做学问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第一是求真。人民大学的老师,曾谆谆地教导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一定要求真,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我们那时是80年代中期,应该说是中国当代思想文化界最活跃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部涌进中国。我们当时呢,因为刚刚经历过文革,基本上是饥不择食,所以很容易被西方思潮牵着鼻子走。当时我们的老师就告诫我们,一定要通过读书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我的导师林志浩先生,是国内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我的毕业论文做的也是鲁迅。当时我论文里的有些观点他并不赞同,可他还是鼓励我要有自己的判断,要自圆其说。

  我在人民大学的三年,通读了鲁迅全集,并认真做了读书札记。鲁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对中国国民性的解剖,鲁迅坚持始终的清醒的批判精神,对我一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第二是务实。人民大学的学风十分突出的是务实。这可能与它的前身是陕北公学有关。人民大学的学生,更加注重和当代中国社会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想研究鲁迅,我的导师就说,你要研究鲁迅,必须先从读鲁迅全集开始。读鲁迅全集,先从他早期的作品,像《摩罗诗力说》等开始。同时要读与鲁迅同时代的思想家、作家、评论家的东西。你要了解一个作家,一定要了解他同时代的、影响他的这些思想家,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我写毕业论文之前,和我的师兄做了整整两个月的社会调查。我的师兄是研究郁达夫的,我是研究鲁迅的。我们基本上是沿着鲁迅和郁达夫生活的足迹,走了一圈儿。在绍兴,我们住在鲁迅故居,又沿着鲁迅少年时的足迹,坐着乌篷船,做了亲身的体验。后来我们又到了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这次调查啊,使我对鲁迅思想的形成、对鲁迅的创作有了更加切实的感受。

  后来我参加工作到了机关。我们都努力从小事做起,具体说就是从打开水、扫地、整理办公桌、接电话做起。通常名牌大学的学生到了机关以后,特别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不愿意做小事,自我感觉特别好,来了就想干大事。实际上到了机关啊,开始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你要先把小事做好,然后再去做大事。这些就是人民大学教给我的。要从小事、实事做起。先把小事做好了,再做大事。

  第三是包容。对个性的包容,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包容。在我的印象中,人民大学的老师之间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门户之见。我研究的是现代文学,跟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其他老师的关系也都非常好。我们当时是可以随便去找老师,去请教问题的。没有说我找其他的老师啊,就影响我和其他导师的关系。

  我们当时有一个老师叫汪金丁。他是左联时期的老作家,和郁达夫等都有过交往。所以当时我们了解现代文学的很多情况,他就是历史见证人。我们经常去找他。当时林老师还鼓励我们去找。到我们出去社会调查的时候,汪先生还给我们写过推荐信,介绍他在大学里的一些朋友。

  当时人大的古代文论、马列文论的一些老师,我们都可以随时去请教他们。那时老师和老师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是一种很平等很融洽的关系。这一点我觉得是人民大学要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就是要有包容的精神,要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取包容的态度。

  记:嗯。离开人大文学院这么多年,您对人大、人大文学院近些年的发展是否有所关注呢?

  杨:我一直都在关注人大文学院的发展。这些年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每次回去都感觉有新变化,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文学院这些年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年,我们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像我们现在的院长孙郁,他原是鲁迅博物馆的馆长,是行内公认的学术水平很高的学者。有一批这样的学者前辈,才能使文学院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一个学校,一个学院,一个学科,要不断地保持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现在社会比较浮躁,许多人难以沉下心来做学问。文学院能把许多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鼓励、帮助大家专心致志做学问,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值得称赞。

  记:今年是人大文学院五十周年院庆。我们特别想听一听您对于文学院,文学院的师弟师妹们的期许和希望。

  杨:首先对文学院院庆表示衷心的祝贺。想到在人大度过的三年时光,真是感到非常的温馨、非常的温暖。看到文学院这些年的变化,也感到非常的欣慰,非常的高兴。希望文学院继续发扬好的传统,继续营造一种更加融洽、更加和谐、更加鼓励学术创新和学术个性的氛围。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学科领域,要力争把本校最好的学生留下来,同时把外校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争取把我们文学院建**科学领域的学术高地,为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现在我们正面临特别好的形势——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今年,中央政治局组织集体学习,胡总书记专门就文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社会各界也对文化建设非常关注。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真是赶上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人大文学院已走过五十年的历程,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的起点上,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优势,有良好的学术传统,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大文学院一定会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借此机会,请代我向人大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问好。祝各位学术成果丰硕!家庭幸福吉祥!。

  记:好的。谢谢您!

采访人:宣心骋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