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研二”思忆  滕 云

发布时间:2024-10-17
来源:

“文研二”思忆

滕 云

1960年初夏,我们行将结束大学本科四年学业。其实,“四年学业”是应加引号的。这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四年学业。1956年我们考入北大,校园高张迎新横幅,写的是“向副博士进军”。可惜,实际奏鸣的并非向科学高地进军的嘹亮号角,而是各种重金属打击嚣杂沓轰响的时代曲一一思想改造、红专辩论、大鸣大放和反右斗争轮番出演。反右结束,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后,运动加课业渐趋常态化。潦草的课堂教学和赴外地进行社会实践课,了结我们在人大的本科后二年。毕业前夕,班党支部书记分别找我们几个同学,征求对毕业分配的想法。学新闻的我们,大都希望到人民日报等大报、新华社、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工作。支书告诉我们,人大语言文学系新建立,要培养、储备师资,学校准备让我们进去年创办的文学研究班,作为第二届学员,继续学习三年,然后留校任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祖国需要就是我志愿的时代精神引领下,我们都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简称文研班的这个文学理论研究班,班址设在人民大学。但它不是单纯由人大统辖、下属的一个教学部门,当时更不归属后于它建立的人大语文系。最初提议创办文研班的是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旨在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队伍建设,培养建国后新一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队伍骨干。经各方酝酿、协商,由中宣部、教育部委托,获人大校长吴玉章支持,决定文研班由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合办,人大具体承办,学制三年。周扬任名誉班主任,班主任、副班主任分别由中科院文学所所长何其芳、人大语文系系主任何洛担任。1959年文研班弟一期开学,1960年复找们从人大本科毕业后,进入文研班第二期,1961年招第三期,到1964年,三届文研班先后毕业。遵照1963年高教部规定,以后不再办文研班。当年只另开了一期文艺理论进修班,学制二年,算是办文研班的余波、尾声。

文研班学员,大多由全国各省市高校教师中推荐、考试入学,也有一些来自文艺团体、文化部门,可以说基本上属于调干生,就我们几个从人大本科毕业直接本研连读。我们文研二分三个专门化教学:文艺理论(含美学)、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学生自选自报,我报的是古代文论。当时的想法是,马列文论、文艺理论都容易自学,可以随时学,跳着学;古代文论我希望用三年时间系统学、通读。我并不打算以后就以古代文论研究、教学为专业,但对于一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工作者而言,在学生阶段打下较为扎实的中国古代文论专业基础,绝对必要、应当。

我们文研二几个同窗三年的学习生活实际是三年半,因为1963年应届毕业时,高教部认为六十年代初,具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稀缺,不同意人民大学一个学校把我们几个都留校任教,人大只能留几个,另几个要参加全国分配。落实分配方案已到了1964年初。这三年或三年半,虽然也经受反右倾运动,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困难的影响,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特别是教、科、文和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我们遇到了难得的学习生态相对平稳、积极的历史机遇期。对文研班的教与学安排,我的对待方法是以课外自学为主脑,以课堂听讲授为重心。和班上其他自学基础和能力较好的同学一样,我在求知性自学的同时,着重求索性即研究性自学;在遵从制度式学习的同时,着重自主式学习;在吸收式自学的同时,着重发挥式自学边学边思边写作。我们文研二同学采取的这种个体主体性学习,与上一届学长们不一样,他们组织以“马文兵”为集体笔名的写作班子(课题组),由上面点题或指派任务,也与形势对号自主选题,写大块文章,投身文艺战线“阶级斗争”,被称为重磅炮弹,社会影响烜赫。他们出了文章,出了文才,当时颇令学弟们企羡。这是一种集体性与个体性相加,集体性领头;主动性与被动性相加,被动性更大的学习。这种培养马列文艺哨兵、文评炮兵的实战式教学法,大概正符合上面创办文研班的意图吧。热衷于政治性文艺时文的写作,热衷于疆场之文的写作,从历史现场看,或许是对时势之需的显效响应,但时过境迁,也难免生出时兮逝兮不可再兮之感。这种办班模式,没有向第二三届文研班推广。脱开历史现实环境的制约,单就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言,三届文研班不走经院式办学之路,学员们学得比较主动、自由,活读书,带着问题学,在写作实践中学,要比照本死读、诵经死记、掉书袋,效果较好,学员的学习积累更活、更多、更牢。

文研班之“学”如此,“教”则得天独厚。师资有专任有兼任,以兼任为主。阵容之强,之豪华,恐怕连一流重点高校都难达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外国文学所给文研班讲课的专家,有何其芳、钱钟书、蔡仪、唐弢、冯至、余冠英、罗念生、李健吾、卞之琳、戈宝权、李泽厚等。北京大学的教授,给文研班讲课的有朱光潜、宗白华、游国恩、吴组缃、季羡林、季镇淮等。人民大学给文研班讲课的教授,有缪朗山、何洛、何思敬、冯其庸、赵澧等。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领导、名家给文研班讲课的,有周扬、林默涵、邵荃麟、张光年、梁斌、赵树理、周立波、冯牧、李季等。顶级的学者、专家、教授,顶级的文艺领导、作家,使文研班的课堂熠熠生辉。除了讲课,一些专家还负责指导学员毕业论文。包括钱钟书、何其芳,都亲自担任学术相关的学员毕业论文导师。我的毕业论文阐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审美批评,就由文学所唐诗专家陈友琴指导。

文研班的讲堂体现着系统讲与讲座式以后者主的结合,体现着授业与传道以后者为主的结合,体现着诉诸知识理性与实践理性以后者为主的结合,体现着独尊一师与转益多师以后者为主的结合。学员受教、受惠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众多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学术人格,学术风格,学术视野,学术智慧。这些都显示了人大文研班与任何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班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也显示了人大文研班与任何高校、科研院所常规的导师制研究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文研班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有没有短处?有。它对生源的招收、考核,不甚科学、严谨、规范;它是专家组团式教学,散教散学;不是分科主讲式教学,专科专学,因此比较粗放。

文研班办了三期,第一期学员38人,第二期40人,第三期32人;另加一期进修班46人,共约156人。毕业后,大多回到选送单位,也有部分人分配新单位。从首都到边疆,同学们遍布全国高校、新闻文化机关,成为教学、科研、工作带头人、中坚,或担负领导职务。日后全国性文学理论批评、教学、研究界同仁相聚场合,每能听到对人大文研班有“文论界黄埔”的戏称。

那么,我们文研二,就是“文论黄埔”二期吧。如今思忆当年,是半个多世纪前事了。同窗云散、白首犹存几各半,回望青青子衿读书进业的三年,遥乎远哉。感恩教过我们的前辈宗师,他们在已逝的长空里,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是朦胧中放着微光的一天星斗。

(2016年8月立秋日)

滕云简历

文本框: 滕云与夫人单汝霞

滕 云 男,1938年出生,广西南宁人。1956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就读,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旋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小之文学研究班,三年毕业。先后任教于河北人学中文系;任职于天津文联理论研究室为负责人,创办、主编《文学自由谈》;任职于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研究员、所长;任职于《天津日报》为副总编辑。2004年退休。几十年从事大学文学教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研究与评论及散文写作和编辑工作:已出版专著《小说审美谈》《八十年代文学之思》《寻觅童年——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束思絮》《曹雪芹》《汉魏六朝小说选译(上)》,散文集《自新河流》;另有与他人合作硬主编之著作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家授衔“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自1990年代至2010年代,受聘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文学学科组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