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西安感悟文化的魅力    谢云飞 

发布时间:2024-10-17
来源:

从西安感悟文化的魅力

谢云飞 

我有幸在人大文研二班学习,聆听了我们的班主任何其芳、国学大师钱钟书、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学术报告,对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多大魅力?有点朦胧的认识,五十多年过去了。我和老伴都是年过古稀的人了,至今还没有找到科学的答案。

    近几年,我们带着探索的心态,多次来到西安。我们先后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兵马俑、碑林;游玩了大雁塔、华清池、大唐芙蓉园;观看了高亢激越的秦剧、皮影和华阴老腔;尝玩了富有乡土情趣的民间手工艺品;常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陕西绘画和雕塑中徜徉;在富有地方特色的西安市饮食一条街上流连忘返,品尝着凉皮、羊肉泡馍、稠酒……文化景象处处可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正如影视明星刘晓庆所说:“在西安,随便在地上拾起一块瓦片也隐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记得,女儿迁往西安前,曾对女婿说过,电脑上有一篇评论西安市容的文章,说西安市容“脏乱差”。当时我们为孩子的生活环境担忧。近几年,我们来西安发现,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如说,从前我们去外地出差或旅游,常常是凭着感觉(异味)找厕所,此法现在西安行不通。如果要问:目前全国最漂亮最干净的厕所在哪里?西安城里尤其旅游景区肯定要排在前列。再看“兴庆宫”公园,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进出,你几乎在地上找不到一片纸屑和果皮。令人惊叹!在大雁塔,我们第一次看到环卫工人用高压水枪冲洗每一寸石质路面。夜游遗址公园时,我们第一次看见环卫工人在昏暗的路灯下,躬身默默地清理草坪。此情此景令我们肃然起敬。这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已成为人民群众改变生存环境、追求美好未来的巨大能量。

建筑、绘画、雕塑、书法、工艺品、戏剧、歌舞等,包括市容,它们展现的文化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而更多的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得用脑去探索,用心去体悟。比如说如何对待老人。尊重老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此我们十分关注。

在西安,70岁以上老人,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在城市景区畅通无阻。上公交车迎接我们的是乘客特别是年轻人的亲切笑脸和热情让坐。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延绵几公里的长城脚下,在很多公园里,政府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安排了许多健身区域和健身器材,就连休息的座椅,挂衣帽、背包的木架子也周到地建在旁边,我们感叹:居住在西安的老人真有福气啊!

还有,根据近年来社会上“无钱不开门”的潜规则,逢年过节都要向有关“权力方”表示表示,来西安后,女儿为了孩子也照此办理,但常遭到婉拒。外孙的班主任说:“只要是我的学生,有‘礼’无‘礼’我都会尽力。”真是句句话儿吸入心。

去年十月,女婿开车带我们全家老小去世园会,在一个交叉路口不小心与另一辆车相擦。据以往的经历,我们感到一场动粗口相互指责,甚至动拳脚的闹剧不可避免地要上演了。出乎意料,只见对面司机下来后急忙迎着我们寻问:“伤着没有?受惊了吧?!”听说我们没有大碍,他放心地笑了.同时发现女婿也没有大动作,只是打开车门,走到路边树荫下打电话,请交警速来处置。后来听女儿说,双方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了,最后还共进午餐,成了好朋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呢?当然也是文化。

今年是我们第五次来西安探亲,前后在这里居住了近一年,通过考察、求索、体验,虽然是跑马观花,蜻蜓点水,仍然是感慨万千。

什么是文化?至今找不到权威的答案。有人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我们感到文化类似一种情素,隐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又犹如生命遗传密码,融入广大老百姓的血液和灵魂之内。它虽有优劣之分多少之别,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还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文化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感到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化人,就是教化人。它时而给人以关怀和温暖,时而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它像春风化雨,随风潜入,润物无声。人类由于有了优秀文化,才由粗俗进化成高雅;由假丑恶进化成真善美;由野蛮进化到和谐、文明;人类享受美,创造美的理想才得以逐步实现。

女儿一家北上西安近十年了,外孙的综合素质有长足进步,各种奖状已贴满了半边墙,最近还得了“创新思维中国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看来女婿当初的抉择是对的,值得的,因为这里确实有储藏丰富、魅力无穷的文化。

西安毕竟是个发展中的城市,它还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比如天空还不算蓝,空气还不算清,大地还不算绿,老百姓的日子也不算富裕。但它却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有经受数千年文化熏染的老百姓,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前进道路上的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坚信,不要很长时间,一个充满汉唐风韵和时代气息交相辉映、美丽、富裕、和谐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将重新屹立在世人面前,其文化魅力将更加绚丽、更加诱人!

 (2012年2月12日于西安)

 


 

 

谢云飞简历

 

文本框: 谢云飞与夫人李德芬

谢云飞 祖籍江西南昌,生于1936年。1960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学联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理论研究班。

1963年毕业回江西大学,在宣传部任校刊编辑。1969年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调回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新闻系任教,先后担任“美学概论”、“艺术理论”、“摄影摄像”教研室主任。结合教学科研,本人花大师时间和精力从事普及提高学校审美教育工作。从1987年起,只身徒步调查江西学校审美教育现状。1988年暑期,在庐山举办了江西省首届美育讲习班。1988年12月,在省教委的帮助下,成立了“江西省美育研究会”,同年举办了江西省首届美育年会,并出版了《江西省美育论文集》。1989年6月,主持召开了“江西省首届幼儿美育研讨会”,成立了“江西省幼儿美育研究会”筹备组。1990年2月至5月,邀请14名大学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在江西大学举办了审美教育系列讲座,免费为同学们讲授“美学理论”、“艺术鉴赏”、“生活美学”,授课时场场爆满,人数达千人次。事后学生在校刊上发文称“这是学生欢迎的及时雨类的选修课”。期间,兼任“江西省美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美育研究会”理事,先后就学校审美教育、艺术鉴赏等专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合著《现代女性形象设计》、《电视艺术12讲》(分别由江西教育和高教出版社出版)。本人教学与审美实践活动事迹,于1997年收集于《中国美学名人志》(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