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讲座】文学节讲座回顾 | 红色经典的当代回响:光影中的党史

发布时间:2021-05-18
来源: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四届文学节系列活动之“红色经典的当代回响:光影中的党史”主题讲座于5月13日晚在图书馆多功能厅307举办。讲座由文学院电影学专业副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涛主讲。他从“红色经典”这一维度入手,结合当代电影中的“致敬”片段,从主题、叙事和美学等多重视角进行了解读。


讲座伊始,陈涛向大家阐明了“红色”“经典”“回响”等关键词的定义。他指出,“红色”作为一个定语,限定了“经典”的出场语境,也表达了一种情感;“经典”表示一定时代、一定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具有权威性的著作;而“红色经典”则是对红色文艺(或革命文艺)中经典作品权威性、示范性地位的认可,是政治概念和艺术概念的结合。

关于“红色经典”作品的界定问题,陈涛总结了目前学界的三种观点:一是指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的“延安文艺”作品;二是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以“三红一创”(《红旗谱》《红岩》《红日》《创业史》)和“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为代表;三是指1921年至1976年期间创作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基本内容,能体现民族风格,并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他认为最后一种观点指涉的是广义层面的“红色经典”作品,是现在较为通用的一种解释。而作为一种话语或概念的“红色经典”,其正式命名源于1997年,彼时人民文学出版社顺应潮流,再版了一批名为“红色经典丛书”的革命历史小说。虽然红色经典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民间广泛传播,但被官方认可却是在新世纪以后。

同时,他向大家强调了“红色经典”所具有的三个精神特征:首先,“红色经典”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良传承;其次,“红色经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再次,“红色经典”的传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关于本次讲座主题中的“回响”,陈涛解释称:“红色经典作品在当下的‘回响’指的是一种回声、回旋、激荡。我想强调的不光是红色经典对中国社会普通观众所产生的影响力,还包括当代文艺作品如何回应、对照、衍生和改写红色经典作品。”他所指的“当代”更接近当下,时间范围大致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即中国的影视作品受到商品化、市场化影响的阶段。

陈涛总结了红色经典的三种“回响”方式,分别是改编与翻拍、类型或风格的衍生、致敬式的“挪用”。对于第一种方式,他从历时性、跨国性、跨媒介、IP化和高科技化等五个角度,对众多由红色经典作品所改编(或翻拍)的影视剧、动画片、歌舞剧甚至游戏作品进行了综述;对于第二种方式,他梳理了当代谍战片/剧、抗日神剧、红色偶像剧、当代献礼片等由红色经典作品所衍生的类型;而第三种则是他本次讲座讨论的重点。所谓“致敬式的挪用”,指的是当下电影导演采用经典红色文本或元素,一方面表达了一种对于原作的致敬,另一方面也将其“挪用”以表达自己的意图。陈涛选取三对文本——《芳华》与《小花》、《一秒钟》与《英雄儿女》、《金刚川》与《上甘岭》进行对读,生动剖析当下热门电影与红色经典作品的互文。

陈涛用“怀旧与历史的杂糅”来概括《芳华》这部电影。2017年上映的电影《芳华》,是一部主打“怀旧”情结的文工团题材影片,其名称来自1979年电影《小花》的主题曲《绒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在《芳华》中所描述的时代,也正是《小花》主演刘晓庆等人所生活的年代。关于“怀旧”,陈涛强调它作为个人化的追忆,某种程度上呈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且记忆与真实历史之间呈现出一种张力。而“杂糅”指的是电影呈现出多重历史,例如《芳华》中包含了四种历史:电影本身所再现的历史、红色经典文本产生的历史、红色经典作品反映的历史和电影借用独特视听语言所构建的历史。电影通过杂糅的方式,不断与历史的书写过程进行协商,由此构建出独特的记忆。


此后,陈涛通过电影《一秒钟》与《英雄儿女》的联系展现出“迷影与英雄的悖论”。他指出,电影《一秒钟》超越阶级的部分在于主人公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张艺谋导演着迷于富有象征寓意的社会仪式的刻画,力图在社会仪式的瞬间中蕴蓄丰厚的意味。《一秒钟》所强调的并非“英雄”在不同时期的定义变化,而是电影作为一种“瞬间的永恒”所具有的社会仪式性价值。而从“迷影”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中托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北野武的《美好的假日》以及张艺谋自身的《看电影》等其他作品的痕迹。

而通过《金刚川》与《上甘岭》的对读,陈涛向大家展示出“奇观与战争的风景”。在1956年上映的《上甘岭》中经典的“我的祖国”段落中,导演运用精彩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为观众回答了“这是谁的土地”或“这是谁的风景”的问题。“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曲伴随着美丽的风景画,当歌词唱到“这是我们明媚的家乡”时,镜头向窗外推去,这时进入观众眼帘的,已经不再是鸭绿江畔,而是长城、黄河、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等中国的代表性风景。而这样一种风景的呈现方式,也被《金刚川》所继承。因此,电影中的风景,从来都不是纯粹“无为”的“自然”,也绝不是“无所属”的“无主之地”,而是国家化和民族化的大地。风景,不仅是一种“再现”,更是一种“认同”。


在讲座尾声,陈涛指出,三部电影都是在探讨新和旧的关系。红色经典的挪用式“回响”,都是出于一种“影响的焦虑”,即后来的创作者害怕无法摆脱经典作品的影响,并试图超越这种影响。而且,这三部电影不仅致敬了红色经典作品,而且对一些西方影片进行了潜在的借鉴与挪用。《芳华》参照的是安哲罗普洛斯《流浪艺人》,《一秒钟》呼应的是托纳多雷的《天堂电影院》,《金刚川》的叙事则仿照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敦刻尔克》。三部影片也呈现出不同的挪用方式,分别是回旋(记忆的杂糅与螺旋发展)、颠覆(对宏大叙事的质疑与消解)和衍生(重复与亦步亦趋的致敬)。这些“回响”所建构的记忆,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历史;怀旧的目的并非为了过去,而是指向现在和未来。


陈涛强调,对于红色经典,我们既应该分析内容和主题,更应该关注叙事和美学。“红色经典”的“再语境化”以及跨越代际的传承与变化,证明了“红色经典”的历久弥新和与时俱进。在提问环节,陈涛与同学们针对当下红色影视作品的历史性与艺术性、红色经典中审美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戏剧戏曲学专业教师张一帆,党团学办公室罗观、晋于惠等近百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文 | 徐凝

校勘 | 张振宇 贾瑞鑫

图 | 吴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