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学院举办李今教授荣休暨学术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3-03-29
来源:

3月26日下午,李今教授荣休暨学术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举行。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承办、孙郁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高远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清华大学解志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稀方教授,文学院院长陈剑澜、党委书记颜梅、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程光炜教授、杨联芬教授、姚丹教授、杨庆祥教授、王秀涛教授、宋声泉副教授出席座谈会,李今教授的二十余位学生及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座谈会。

陈剑澜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李今教授为文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的突出贡献,分享了与李今教授交往的种种细节,期待李今教授退休之后修养身体、思想常青,并代表学院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陈剑澜为李今教授颁发荣休证书。

李今教授回顾了自2006年任教人大以来的点点滴滴,坦言在人大的十三年是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是让生命沉实结果的时期,特别是教研室团队以学术为重、开诚布公的纯粹氛围令人愉悦。她表示,如果没有人大的条件、同仁的支持和学生们的投入,《汉译文学序跋集》和《现代汉译文学编年考录》数据库这两大学术工程是不可能面世的。她回溯了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包括她十分“漫长”但转益多师的求学之路和与个人思想困惑、生命体验息息相关的研究转向。其中,《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1992)《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2000)两书蕴含了她对人的认识由单一维度转向多元视角的变化,后者即从人的社会性、个体性和日常性三个方面探究“立人”之道。以《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2006)《鲁滨孙变形记: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研究》(2023)为代表的汉译文学研究则倾注了她对现代文学及其内蕴精神的心仪和信仰。她认为,汉译文学研究一方面可以发现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从来不是简单地认同西方,其复杂性正待我们研究和揭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世界文明视野下,看到中国在批判传统专制社会与文化劣根性的同时,也在融汇人类思想的精华,再造现代文化的新宗。她最后嘱托同学们:“人的一生真的很短,做不了几件事,所以必须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

夏晓虹教授、刘勇教授、解志熙教授、高远东教授和赵稀方教授分别介绍了与李今教授相识及交往的各种细节和多桩趣事。其中,夏晓虹教授借用李今教授学生的评价,即“真善美”一词总结了李今教授在学术上的求真,为人上的求善及摄影作品之美。刘勇教授以“纯粹”二字概括李今教授的学术心态和人际交往,同时指出李今教授的海派都市文学研究、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研究及近年来的汉译文学文献史料整理均是李今教授身体力行,扎扎实实的学术成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解志熙教授则以“女中丈夫”称赞李今教授在完成三大项目中所展现出的超强耐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学术担当。高远东教授总结了李今教授学术生涯的三个阶段、两次转变,认为不断的学术进步是一个学者的幸运。也正因此,高远东教授以“少女感”来概括李今教授身上体现出的永远年轻的生命气质和不断上升的学术追求。赵稀方教授作为研究翻译文学的同道中人肯定了李今教授转向汉译文学研究的学术意义。

与会各位专家充分肯定了李今教授作为学界难得的纯净学者多年来投身学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汉译文学序跋集》和“现代汉译文学编年考录及数据库(期刊编,1896-1949)”为代表的学术成果,集中体现了李今教授在史料挖掘、整理和考辨方面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力。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成果嘉惠学林,促进数字化时代学术体系与机制重建,还以数字人文成果的形式服务社会。同时,李今教授还将史料整理与个案研究结合起来,刚刚出版的《鲁滨孙变形记:汉译文学改写现象研究》(2023)在扎实考辨的基础上屡生创见,在原作与译作的对读中迭见真知,是汉译文学研究无法绕开的一部力作。

程光炜教授、杨联芬教授、姚丹教授、杨庆祥教授、王秀涛教授、宋声泉副教授分享了与李今教授或同学、或同事、或同经历等诸多并肩而行的鲜活往事。程光炜教授高度评价了李今教授所做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认为在学界原有基础上另辟新枝,成果斐然,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杨联芬教授“揭秘”了李今教授攻读研究生期间的“惊艳”时刻,并忆及当时在李今教授家中做客的美好回忆。姚丹教授赞佩李今教授身上是其所是的精神,相信李今教授的研究成果在未来学界将引起更多重视。杨庆祥教授向李今教授多年来为文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所做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并祝愿李今教授退而不休,再接再厉。王秀涛教授分享了自己与李今教授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转向人大教师的共同经历和相同感受,并对李今教授的研究成果如何“接着做”提出中肯建议。宋声泉副教授分享了自己阅读李今教授研究著述的心得体悟,并宣读了萧乾先生1994年1月21日致李今教授的短信,以此表示内心的崇高敬意。

李今教授的各位弟子也难掩激动,曲终奏雅,由北京体育大学张婷、南京师范大学刘彬、武汉大学邓小燕作为代表发言。三位弟子饱含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求学路上受惠于李今教授甚多,难以细数,尤令李今教授在座的诸位学生感同身受。其中,张婷讲述了李今教授不仅是其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亦见证并参与了她人生中的重大时刻,永远感谢李今教授作为证婚人发表的感人致辞。刘彬在感念李今教授的大力帮扶之余,特别讲述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受到李今教授文本细读方法及敬畏文字意识的重要影响。邓小燕介绍了李今教授在学术研究中个人意识的流动和研究背后矗立着的五四那一代充满激情的“人”。

颜梅在总结讲话中向李今教授表达了敬意和祝贺,向与会的各位师生表达了谢意。她以人文之美、用功之深、持续之久、价值之高概括李今教授的学术成就,高度肯定李今教授为学、为师、为人的坚守和贡献,希望李今教授以更好的状态,给予学院和学科发展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她表示,荣休仪式将成为文学院的传统,成为每一位文院人的集体驿站。

四个多小时的李今教授荣休暨学术座谈会虽然结束了,但活动中的真切发言、会心微笑和诚挚之情将永远留存在与会诸位老师和同学的心中。文学院举办的李今教授的荣休仪式和学术座谈会,一是对李今教授十余年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所做突出学科建设贡献表示真挚感谢;二是借此激励本学科的青年教师和广大研究生,以学术为志业,锲而不舍,继续奋斗。

文丨曹前

图丨翟猛,陈雨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