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烽火弦歌 共铸时代新人|文学院2023级硕士一班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党团班共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8
来源: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4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23级硕士一班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研究生党支部开展“重温烽火弦歌 共铸时代新人”党团班共建活动。
一、共话校史
上午,同学们前往南开大学,参观纪念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展览,对南开建校以来的峥嵘岁月和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随后,两校同学分享各自学校的红色校史。中国人民大学与南开大学都从抗日烽火中走来,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拥有优良的爱国传统。通过重温校史,同学们共同感悟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坚定决心传承抗战精神,同怀赤子之心,共筑报国之路。
二、党班团建设经验分享
感悟红色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在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学习之后,两校同学就党团班建设的优秀经验开展交流,共同探讨以党建引领学业、就业的新思路、新方法。
文学院2023级硕士一班的党支书邓可、团支书何炎峰、班长黎泳涵依次分享了党、团、班建设的经验与疑难。邓可介绍了以专业特色赋能支部建设的管理经验。党支部通过实地研学、研讨共学和导师领学的方式,坚持推动理论、实践和专业的互融互促,坚定树立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实践笃行三面旗帜。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黄晨薇向大家分享依托党支部推动就业的经验。支部通过“党员请就位”系列微talk等活动,充分利用朋辈资源,邀请党员同学在升学、求职和生活各方面展开经验分享与针对性辅导,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活动结束后,两校同学互相赠予礼物并一同参观南开校园。
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学习
下午,两校同学共赴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学习,透过斑驳手稿与珍贵影像,感受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复兴奉献毕生的赤子丹心,追溯这对革命伉俪在战火中淬炼信仰、在外交疆场捍卫国威的丰功伟绩。
党员同学在鲜红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在白玉雕像前鞠躬鲜花,誓以革命先辈为镜,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融入新时代青春使命,让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照亮奋进征程。
2025年3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南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党团班联学共建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指引,是贯彻落实两校战略合作协议,互促研究生思政活动的生动实践。
活动感想
徐凝:在本次两校党团班共建活动中,我深感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校都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与鲜明的红色基因。在参观周恩来与邓颖超纪念馆时,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同志为国家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让我内心满是敬仰与感动。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革命先辈的抗战精神激励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洪定康:1935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的“爱国三问”振聋发聩:“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不仅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都拥有优良爱国传统与鲜明红色基因,作为人大学子,我们也应从“爱国三问”汲取精神养分,勇担时代使命,共筑复兴伟业!
王子愉:周邓纪念馆的每一件旧物都在无声讲述着信仰的力量。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与邓颖超同志“革命加拼命”的坚韧,让我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员的价值不在响亮口号,而在脚踏实地的奉献。作为青年党员,更应把这种精神转化为行动,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为新时代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注脚。
文案|徐凝 洪定康
图片|王津 林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