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节开幕 |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七届文学节“文学与山河”开幕对谈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4-04-09
来源:
4月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七届文学节“文学与山河”开幕对谈活动在图书馆307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著名青年作家蔡崇达出席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图书馆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等90余人参加活动。
郑水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山河”不仅是开放的审美观照对象,容纳了丰富的人类历史、话语和思想,更是给予我们力量的精神家园。文学节在变革中成长,在不变中坚守,要发挥好“举旗帜、兴文化、育新人”的作用,以文化人,深度营造校园浓厚文化氛围;以文培元,深度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文弘业,深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本届文学节以“文学与山河”为主题,既是对文学经典意象的重温,也是对时代关切的返本开新。山河展现了中国之进的磅礴力量,讲述了人民之呼的奋进故事,刻画了时代之变的崭新画卷,希望文学节能立足于时代,书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主持开幕式。他回顾了文学节的发展历程,指出其从简单纯粹的学术讲座到主题鲜明、设计精巧的学术文化盛宴,始终致力于探索推动新文科建设。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学院全体师生愿以文学节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能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传承延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人大文学院力量。
开幕对谈以“地域视野和文学写作”为主题,乔叶、沈念和蔡崇达三位作家畅谈他们关于地域写作的独特见解,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担任对谈主持。
乔叶指出,“山河”虽是极为平凡的字眼,实则意蕴深长。“山”象征着稳固的精神根基,“河”象征着弹性变化的生命经验,她的《宝水》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邂逅了大的时代命题,正如山间溪流汇入江河,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她结合自己在北京和河南两地的生活经验,提出“故乡是离开才能拥有之地”,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更好地感知故乡,它的意义才会充分显露。在乔叶看来,创作不仅仅要在场,离开现场也很重要,后者涉及如何综合处理和使用素材的能力。在青年写作时期,她希望清洗掉写作中的故乡痕迹,抹除自己的土气,呈现出隐藏来路的创作状态,但如今她已能和创作中的土气和解并从中获得滋养,通过大量阅读本土作品,她得以弥补从前缺失的本土文学教育。
沈念在叙述其创作经验时谈到,《大湖消息》是基于他三十年来对洞庭湖区域的深入观察和理解才得以完成。他认为,地域背后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是一个作家的“根”。根在哪里,作家的作品中就会带有其所扎根之地的感受、经验和记忆。根扎得深,写作这棵树才会长得枝繁叶茂。他深情地介绍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长江及洞庭湖的关系,并指出,水域是融入生命基因的原初密码,人与水的关系自然地流淌在生命经验之中。他借用当代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的《浪漫地理学》,认为创作者应该写出人性与大地的诗意互动,揭示人类的伟岸与卑微、渴望与恐惧。沈念谈到,他的地域经验除了现场之外,还有通过阅读、想象和常识构建起来的现场。只有将个人的经验、记忆、感受和认知思考等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一个区域的深刻认知。
蔡崇达认为,人都曾否定过、逃离过故乡,但在试图写作时却又重新“生下故乡”。他注意到,似乎所有作家都会跟自己的故土保持紧密联系,其表达和感知也是由故土决定的。或许只能通过“归家”才能看到世界,回到“来处”才能看到“去处”。他结合自己创作《皮囊》的经验谈到,当人生面临最困难、最迷茫的时刻,他便不自觉往“来处”找答案。透过节日、习俗和仪式,他看到闽南地区还保存着大量对神明、仪式和习俗的理解,是古时中原移民精神、文化和生活的重要写照。他还将文学的方法引入新闻工作之中,认为到现场采访不仅要听故事,还要“拼命睁开眼睛”去看:人如何被时代和社会所“雕刻”,人与人之间如何发生关系。
杨庆祥就三位嘉宾的分享做了更多补充,他谈到“山”在精神层面的依靠意义、如何把生活的地域化为书写经验、扩大经验与想象经验的重要性等问题,并用现代人眼光观照、反思地域习俗,将讨论话题引向更丰富的维度。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表达了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沈念就作品中的生态主题谈及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相处的关系。蔡崇达分享了《皮囊》畅销背后的故事和创作时的精神境况,认为《皮囊》包含的命题唤起了不同群体的共鸣,陪伴着迷惘青年迈过成长的困境。乔叶谈到作品中的自然性、镜照关系和复式表达,分享了“宝水如镜”的创作理念;就作者和读者的地域性关系指出方言的独特性和面向世界的敞开性。最后,各位嘉宾用各自的方言表达对同学们的寄语,活动在融洽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节是具有浓厚学科特色的品牌育人项目,是传递文学薪火、展现学术风采、践行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第十七届文学节以“文学与山河”为主题,旨在以多维视角呈现“山河”背后的故事,解读其蕴含的历史底蕴、家国情怀、中国气派。
“山河总静好,人事亦从容。”文学节将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陆续上演,它们将如诗如画地展现文学与山河之间的美妙交融。这一次,把酒祝东风,且祝你我,与山河共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