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2-05-16
来源:

5月7日下午,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线上专题学习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颜梅主持。

颜梅作领学发言。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深情、催人奋进,文学院广大师生要坚守人大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底色,坚定扎根中国大地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全方位多角度阐释,开展深入性系统性研究,在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中走出一条建设一流人文学科的新路。文学院应从四个维度上好四门课。一是把学习领会总书记在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持续推动“党风、师风、学风”一体化建设,上好党建引领课;二是要把赓续红色血脉与学说史、学科史、学院史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结合起来,建构“独树一帜”的自主的知识体系,上好中国语言文学的大思政课;三是充分发挥学院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涵养德行的、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上好教师队伍建设课;四是激励同学们践行“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誓言,培养党性、德性、智性、诗性兼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上好“立德树人”基础课。

胡玲莉从组织参与当天工作的现场感受谈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非常重视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既饱含无限深情,更满怀热切期望。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培养青年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培养青年立志,鼓励青年将个人志向与人民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要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学校思政小课堂和时代思政大课堂的两个结合中,帮助青年“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培养青年学生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培养青年读书。要多读书、读好书,重视读书的方法,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培养青年以读书为自己的终身爱好,为投身新时代新征程蓄能。三是培养青年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学生必须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更积极主动地开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堂,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情、社情、国情、民情,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罗观表示,高校辅导员应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团结引领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是要引领青年“向上成长”,帮助青年筑牢信仰根基,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二是要鼓励青年“向下扎根”。青年学生要到社会的“大课堂”、“大熔炉”中实践学习,以理性、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增强“四个自信”,在祖国大地绽放青春之花。三是要以理服人,守好思政主渠道。辅导员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主动走上讲台,讲好思政课的“小”故事与“大”道理。四是要以情动人,润物无声。要在每一件细微的工作中关心关爱学生,发掘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找准他们成长发展的赛道。青年工作者,应坚守初心使命,以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亮青春,当好新时代青年的引路人。

王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她对自身的专业研究和职业要求产生更深的思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既启发了科研创新,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多有指引。她以“中国四大名著英文文献资料整理与汇编”的项目研究为例,指出中国文学正逐渐获得世界关注,这是与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思想和中国理论要想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研工作者就要让中国作品持续发出中国声音。同时,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自身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工作者当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杨庆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之际来到人民大学,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对青年、对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视。作为一名人大人,他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经师”“人师”的完美结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向这一新要求看齐、对齐,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此外,要想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在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就需要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文学作为讲故事的主要艺术载体,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持续发力,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等方面协同合作,为讲好新时代中国的精彩故事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持。

吴永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人十分激动,备受鼓舞,他感触最深的是关于人才培养和大学发展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民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定位、历史定位、发展定位的要求,即人民大学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努力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个人研究方面,文字工作者要立足汉语实际,加强语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实现总书记对人民大学“独树一帜”的厚望而不懈努力。

陈奇佳表示,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有五点值得关注。一是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道路。从文学院实际出发,如何在中文学科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中准确、完整又生动活泼地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它讲活,这是新的时代使命。应拓展文艺与现实互动的途径,开展多学科、跨专业的活动,提高对问题的解释力。二是不断探索新时代文艺的价值标准,传承好中国人民大学的红色基因。挖掘新时代文艺批评学中的红色血脉与红色记忆,充分利用人民大学的馆藏红色文献,进行更多尝试。三是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使得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学科内部形成有序的、谱系性的发展脉络。四是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注意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与教书育人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五是发挥文艺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针对现实的文艺潮流,弘扬正能量。

陈涛表示,“三心”是他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后的切身体会。一是热忱之心。教师要用心教学,以热忱之心与学生沟通,滋润心灵。在课堂教学中,自身生命体验的传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以真心换真心,以尊重获尊重。二是赤子之心。普通教育工作者如果立志成为“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就必须牢牢把握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本职。虽然时代在发展变化,但做学术的“初心”“恒心”与“赤子之心”以及学术的基本要求原则是不变的,需要我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第三是红色之心。教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人民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当代青年,

陶曲勇表示,首先,要传承好人民大学的红色基因,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新路。文学院作为红色基因传承发扬的重要阵地,全院师生更应继承好以吴玉章老校长为代表的前辈学人的优秀传统,,弘扬人大风格,为学院建设、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师对青年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应该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推动“党风、师风、学风”一体化建设。再次,要努力做好科研教学工作,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为传统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常培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给予了高度肯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应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追求。中国学术应当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朝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不断努力。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体谅学生和帮助学生,并且以适合青年的方式讲好道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文艺影视比较文学党支部将进一步立足中国、立足人大、立足学科,深入学习党史、校史、院史和学科史,构建有立场、有知识、有思想、有趣味的课程思政体系。

吴壹香表示,传承红色基因是讲话精神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他最有感触的部分。人民大学的红色基因、红色血脉、红色文献及红色记忆等始终是一代代人大人不朽的精神支柱。文学院必须发挥自身独特性,结合校史提炼红色元素,继承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一方面,要推动文学院红色教学基地建设,推进延安鲁艺脉络研究和延安文艺精神传播;另一方面,文学院要更好地参与到校内红色文艺史研究中去,梳理革命文学的脉络及其影响力,发挥独特作用。

陈剑澜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学习思考并进行总结。一是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党的大学、人民的大学、国家的大学、新时代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党和国家联系紧密。纵观学校85年来的发展历程,“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始终鲜明。因此更需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深入开展校史、院史研究,发扬红色精神。二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标准严格要求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做好“经师”;又要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涵养德行,成为“人师”。三是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世界一流大学”不是同欧美比指标,更本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性,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与拓展世界眼光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未来中文学科的建设目标要进一步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联系,扎根中国大地,传承红色传统,加强文明交流,挖掘人文内涵。四是回答时代之题,关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重点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