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学与汉语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
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和历史语言学与佛教汉语研究中心(筹)承办的“历史语言学与汉语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1月22至25日在北京中工大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德国美因茨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报告论文71篇。
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吴永焕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吴永焕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教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终身荣誉特级研究员贝罗贝先生、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教授先后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教授致辞)
陈剑澜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历史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强调汉语史研究的核心任务,指出在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飞速发展、跨学科研究兴起的背景之下,历史语言学与汉语史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特别提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已有一批在学术界较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在历史语法、中古近代汉语、佛教汉语、类型学、方言音系学和现代汉语语法等领域已具备较好的实力和相对优势,并同时指出了文学院语言学科目前还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期待与会学者对人大语言学的关注与支持。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终身荣誉特级研究员贝罗贝先生致辞)
贝罗贝先生在致辞中表示,自30岁首次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以来,汉语的博大精深持续激发了他研究汉语史的热情,如今学习汉语、研究汉语已经整整50年。他指出,目前汉语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古今中外语言学者的共同努力,今天的汉语史研究需要在深入了解和继承前代学者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合适的新理论、新视角。他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史研究和历史语言学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期待此次会议能进一步促进海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历史语言学与汉语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教授致辞)
冯胜利教授表示,历史语言学和汉语史研究具有深厚的研究传统,并在中国当代语言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他强调,学术研究不存在“弯道超车”,我们“要么搭车,要么造车”,更要“开道造车”,即以汉语为材料,发明普通语言学的原理、规律,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突破。他指出,本次会议论文涵盖了历史语言学和汉语史研究的各个方面,新意斐然,展现了研究者越来越强的理论意识和材料挖掘能力。他鼓励各位学者积极推动学术成果国际化,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共组织了四场大会报告和六场分会场报告,并举办了海外汉学家与汉语史研究座谈会。
大会报告
11月23日上午和11月24日下午进行了四场大会报告,共报告了15篇论文。
(第一场大会报告掠影)
第一场大会报告由北京大学杨荣祥教授、百色学院吕嵩崧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教授《朱子语录词语考探》从语言角度考察了《朱子语录》词汇方面的特点,指出其有助于揭示汉语词义系统的古今演变、探讨汉语词汇的演变规律及古今文白雅俗演变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教授《轻动词视角下的汉学研究》从挖掘上古汉语轻动词句法运作和义蕴的角度入手,探讨汉学研究中不同领域里的精微内涵。德国美因茨大学、法国东亚语言所徐丹教授《从历史文献看北方汉语里包括式的来源》通过《三朝北盟会编》中的语言材料指出,汉语在12世纪出现的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对立来源于女真语,并得到多个群体的进一步传播。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是传写讹误还是语言发展?——读〈古语文例释〉札记》分析了王泗原提出的与“传写讹误”有关的几个条目,认为它们并非“传写讹误”,而是反映了语言的发展。
(第二场大会报告掠影)
第二场大会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永龙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王启涛教授主持。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墨子〉的语义观再议》指出《墨子》中包含了系统的语义学思想,尤其体现在其对名实问题的探讨中,对于今天的语义研究仍有重要价值。北京语言大学吴福祥教授《试说语言的区域特征》从接触语言学角度讨论了与区域特征相关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区域特征的性质和类别、区域特征扩散的模式、机制和诱因,以及区域特征的识别和确定等。首都师范大学洪波教授《壮侗语中源自汉语的话语标记的互动与扩散》探讨了壮侗语中源自汉语的连词类、副词类、判断动词类以及其他短语类的话语标记在语篇中的作用。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方言语音历史比较与历史层次分析法》指出语音层次分析的目的不是给《切韵》的音类拟音,它关注方言的原始成分,也分析各时期由于语言接触引起的层次现象,可以对方言整个语音发展的历史作出分析和解释。
(第三场大会报告掠影)
第三场大会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赵长才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史金生教授主持。苏州大学杨军教授《〈释文〉“龁”“纥”注音反映的语言事实和音变》通过辨析《经典释文》对“龁”“纥”的一组疑难反切指出,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反切与其流行时代的语音特点和语音演变来判断音义文献中疑难反切的音值,且要注意语音演变的规则。首都师范大学黄树先教授《比较同源词义略论》指出比较同源词义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之间的比较,比较的内容是来自原始母语的同源词,不同于传统的语义类型学比较。四川大学雷汉卿教授《大型语文辞书音义匹配问题献疑——以“行”字为例》(与王晓恩合作)对比了几部大型语文辞书对“行”字的注音释义,强调语文辞书的标注要追求音义匹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北京大学胡敕瑞教授《〈诗序〉“厚人伦”考辨》认为传世《诗序》中的“厚人伦”原本应作“序人伦”,这一字形讹混产生于西汉之后,通过“序”和“厚”的讹混,解决了古籍中众多相关的文字校释问题。
(第四场大会报告掠影)
第四场大会报告由浙江大学庄初升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松江崇教授主持。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古今交融:汉语事件化标记“了”的构式功能》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提出汉语中的“了”具有事件化标记的功能,标记事件在参照时间之前发生,且认为汉语中只有一个“了”。北京语言大学赵日新教授《轻声现象在文献方言中的反映》讨论了轻声音节引起的字形书写变化,指出文献中弱化音节的异写可以提供字音演变的线索。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竹越孝教授《语义场的重层性》提出语义场理论应该引入“层次”这一概念,词汇的新陈代谢可能经历了“有标记>无标记>有标记”的循环。
分会场报告
11月23日下午和11月24日上午进行了六场分会场报告。专家学者分A、B、C三组共发表学术报告56篇。
(A组分会场报告学者风采,左右滑动查看)
A组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为主,共发表学术报告19篇。本组报告既有对汉语史各个时期语法现象的个案分析,又有纵贯汉语史的宏观研究。学者们引入了丰富的研究工具、展示出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发。
(B组分会场报告学者风采)
B组以方言语法、类型学研究以及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现象和词汇语义演变为主,共发表学术报告18篇。本组报告主题集中,既有共时平面的描写,还有历时来源的考察,并引入了类型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
(C组分会场报告学者风采)
C组以词语考释、语音、音韵、文字研究为主,共发表学术报告19篇。研究方法上,本组报告充分体现出汉语史研究中形、音、义结合的理念;研究材料上,除了传世文献之外,研究者充分关注和利用了出土文献材料以及其他新材料。
座谈会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冠明教授主持座谈会)
11月24日下午举行了“海外汉学家与汉语史研究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冠明教授主持,他强调自19世纪以来,海外汉学家对汉语语言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他们的贡献表达了敬意和感激。
(与会专家学者发言)
北京大学杨荣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永龙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广西大学覃凤余教授、北京大学董秀芳教授、常熟理工学院王健教授、中山大学龙海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洪波教授先后发言。发言的专家学者对以贝罗贝先生为代表的海外汉学家在汉语史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表达了崇高敬意。
闭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董正存教授主持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董正存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赵昕、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方圆、南京大学尹瑀三位老师先后作分会场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龙国富教授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内容广泛,讨论深入、反映了历史语言学和汉语史研究的最新进展。龙老师还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会表示诚挚感谢。最后主持人董老师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龙国富教授作大会总结)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历史语言学与汉语史研究的发展离不开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以贝罗贝先生为代表的海外汉学家,给传统的汉语史研究带来了新视角与新方法,他们通过与国内学者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学科的国际化,让汉语史研究成为世界语言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次会议不仅报告了学科前沿成果,也促进了海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科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孙畅 | 供稿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子岳、李乐乐、张婷婷;本科生 李知非 |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