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 | 孙郁教授主讲“鲁迅的学问与情怀”
发布时间:2021-09-19
来源:
文学院2021年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开学第一课”——“鲁迅的学问与情怀”主题讲座于9月13日在逸夫楼第二报告厅举办。讲座由文学院教授孙郁主讲,他从学问与情怀两个视角,解读了教科书之外更加生动真实的鲁迅。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主持,文学院2021级硕博新生和新转入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陈剑澜首先代表学院对新加入文学院的各位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到,孙郁教授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造诣精湛。同时,孙郁老师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获得者,由其领衔的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讲座伊始,孙郁从人大文学院的历史谈起,指出文学院的前身正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这可以说是每一个文院人的精神底色。鲁迅其学问之丰富远远溢出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框架,其思想之深邃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至今仍被不断回望。
要理解鲁迅先生,孙郁认为,首先要了解鲁迅的学问。鲁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文学之外,他在金石学、考古学、科学史、文字学、美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方面都颇有建树,并在多个领域创造了“第一”的记录,足见其超前性。
中国的现代学术转向自鲁迅一代开始,但鲁迅又与胡适等同代人有所不同,他有自己的学术理念。刘半农说鲁迅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道出其学术特点。孙郁指出,事实上鲁迅的进入魏晋不同于黄侃等,因为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候就已经阅读了尼采著作,又接触了基督教文化,还有中亚的古文明,所以鲁迅在《人之历史》等诸篇论文中,尤其《文化偏至论》里其实涉及了古典学的概念,研究人类最初始的文明状况。他的学生徐梵澄继承了这方面的想法,徐梵澄后来说自己整个的理念、学术动力都来自于鲁迅。
鲁迅本身是一位金石学家,他对墓葬、碑刻等各种出土文献的兴趣非常浓厚。孙郁重点介绍了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时对古文物的调查和收集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对于汉代造像的收集和整理。他在研究了汉代造像后,发现汉代绘画之动人全然不同于宋明理学之呆板静穆。传世文献不能够全面折射出古代文明,但出土文献却提供了新的视角。从金石学到考古学,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一次大飞跃。
鲁迅先生对金石学和考古学的研究也促成了后来的版画运动。通过研究汉代造像,鲁迅发现中国古已有之的版画于今大为凋敝,于是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发起了版画运动。鲁迅倡导古今中西文化的融合,他不仅介绍了大量的外国版画画家,而且又让年轻人参照着汉代造像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所以抗战时期中国的版画艺术一度繁荣。孙郁认为,中国抗战时期的版画“内弗失固有之血脉”,既有民族精神中的灵动与伟岸,又有时代的愤怒和呐喊,这其实是对中国古老艺术精神的一次创造性转化。
鲁迅还有一门大学问是翻译,其翻译的数量远在创作之上。而在翻译的特点上,鲁迅又不同于严复的“信达雅”,他是梁实秋所批评的“硬译”,即按照外国人的思维进行翻译,这对本土读者来说自然有几分“晦涩”。但这“硬译”的背后,是鲁迅想改变中国人思维习惯的迫切愿望。鲁迅认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他希望借助转化的母语来改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在翻译方面,既有现实主义的,又有现代主义的,一些作品在叙述上的无序性和反逻辑性、时空观上的变化性等方面,体现的是作家与世界既贴近又超越的关系。在翻译对象上,鲁迅翻译的都是弱小民族的文学,他倾向于普罗大众,这也是鲁迅后来靠近革命文学的原因。大量的翻译实践使得鲁迅的语言一直在生长中,越到晚年,他的文章也越好。翻译使鲁迅能站到世界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回望我们古老的文化,真正做到了钱钟书所讲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鲁迅谈论作品的时候,用的是《文心雕龙》式的顿悟去品读诗文美质;但讨论社会问题的时候,用的是西方理论去分析问题背后的逻辑。有人说,鲁迅如果不搞翻译,能给我们留下更丰富的文章。但孙郁认为,鲁迅的伟大恰恰就在于他认为自己不重要,而整理国故、翻译域外的东西更重要,所以鲁迅把自己看得很低。
除了学问之深,鲁迅更有情怀之大。鲁迅的情怀,首先在于他肩住黑暗闸门的慈悲精神。鲁迅早年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晚年曾在《这也是生活》中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孙郁认为,这是一种大爱和大慈悲的精神。
鲁迅的另一份情怀是他的底层意识。鲁迅的学问关乎民间疾苦,他能切近地描写祥林嫂这样一个被遗弃的女人,能紧紧抓住少年闰土变成木偶人后委顿消沉的神态,这其实隐含着作家强烈的痛感和深深的悲悯。这种底层意识同样可以解释,鲁迅为什么晚年会选择左翼文学,选择马克思主义——那是因为他站在了工农大众的一边,他欣赏的是革命文学里的大众意识。在看到革命的必要性之外,鲁迅还能看到革命的污泥和血腥,这也同样基于他的底层意识。
最后,鲁迅的情怀说到底是他学术思想的折射。当周作人走近儒学的时候,鲁迅却喜欢墨子,他对墨学非常有研究。墨子之所以引起鲁迅的兴趣,孙郁认为这与鲁迅的情怀密切相关。墨子身上体现出来的苦行精神、底层意识和革命性的特征,与鲁迅不谋而合。鲁迅对墨学的理解非常深,但鲁迅写墨子并没有刻意抬高墨子。在他的小说《非攻》中,并没有将墨子简单地写成英雄人物,反而是遭遇晦气的普通人。这样一个伟大的殉道者,一个有鲜明底层意识的智性人物,他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这般惨淡,由此可见鲁迅对存在的复杂性认识,他对荒谬性的警惕和感悟都是超人的。这也可以解释鲁迅为什么在当年受到广泛的推崇,因为他的韧性、吃苦、为民、殉道的情怀,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左翼作家。
讲座尾声,孙郁用《晚年鲁迅文本的“墨学”之影》中的最后一段话来结束讲座。在提问环节,孙郁就同学们提到的青年人何以热爱鲁迅、《青年必读书》事件以及鲁迅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文学院党委书记颜梅在总结中指出,孙郁老师凭借对鲁迅先生数十年的研究和深厚的理解,向大家呈现了智性和诗性相结合、学问与情怀兼备的鲁迅。鲁迅先生的为学“得古今文脉于笔下,融中外哲思于胸中”,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也应当兼备古今中外的视野。
“开学第一课”是文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引领,将校史院史与学科特色相结合,旨在传承学校和学院的红色血脉,帮助新生树立专业自信,强化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引导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文/汪静茹
图/马睿、益西拥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