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第一讲·李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70年——兼谈基于教学信念的汉语教学法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
10月25日,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第一讲在苏州校区修远楼303教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泉老师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70年——兼谈基于教学信念的汉语教学法》的精彩讲座。
李泉老师首先从回顾中国对外汉语教学70年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了近70年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学科建设成就。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三个第一,两种模式”,即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成立,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的发表,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以及“语文分开”和“语文并进”两种教学模式的创建,到20世纪60-70年代的“一篇总结、四批师资、一个提议”,即《15年汉语教学总结》教学实践经典论文的发表,四批汉语教学储备师资的培养,“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意见的提出,都为20世纪80-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1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汉语国际化大趋势不可逆转,李泉老师呼吁同学们要积极利用好这个平台,提供更多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紧接着,李泉老师就教学信念展开叙述。从涉及全局的宏观信念来看,对外汉语教师应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第一信念,把语言当作工具来教,同时还应秉持“不高估学习者汉语水平,不低估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探索和尝试更多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涉及局部的中观信念来看,青年教师应摒弃不逾教材半步的教材观,确立“既教教材,也用教材教语言”的教学信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高度重视语音教学,同时明确“用法就是语法”的语法教学观,妥善处理偏误问题,做到课前亲自备课,深度备课。
最后,李泉老师激励同学们一定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炼属于自己的教学信念,不要一味跟着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走,而要探索出真正基于汉语汉字特点及规律的教学法,增强我们汉语教学的“道路自信”。
李泉老师在此次讲座中处处以自身的实践经验为例,语言生动风趣,不仅坚定了学生们投身对外汉语教学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为大家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