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题讲座第十八讲 论汉语的古今通变

发布时间:2018-04-13
来源:汉语国际教育系列讲座

12月8日下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题讲座在苏州校区修远楼303教室举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王云路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论汉语的古今通变”的学术讲座。

王教授口吐莲花,字字珠玑,她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歌,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同学们对于汉语的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说会写,更应该是会用会解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只有明白了它真正的意义才能做到经久不忘,不会用错,以后的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只有深刻阐明词语的发展历程,意义成因,才能真正地做到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

王教授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汉语词语的奥妙,她以“点心”一词为例,从“点”和“心”在中古时期各自拥有的含义讲到了它们在唐宋时期的结合,直到明清时期定型以及流传至今的固定用法,解释了这个词的成词理据,结构特点,以及组合原因,让同学们对这个词的了解更加深刻;二是核心义制约词义的发展,她以“间”、“齐”、“寡”等字为例,进一步对字义和词义进行解释,并且从字形角度分析,向同学们指出,汉字的象形字、形声字也是大家在学习研究时应该考虑在内的因素。

王教授表示,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二者一脉相承,了解一些古汉语知识,或者了解一些训诂学知识,对深入理解现代汉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汉语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工程中,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淘汰着旧词,又不断产生着新词,只有具有实用的含义并且适合日常语用的词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比如“作秀”,那些只是一时流行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流行语也只是流行一阵,不会存在太久,比如“蓝瘦香菇”。

最后,王教授建议同学们要培养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涵养,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同学们也与王教授积极展开互动,讲座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

文/图 姚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