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讲座回顾】吴玉章系列讲座第十二讲 赵平安教授“李学勤先生与甲骨文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05-17
来源:

4月23日晚,文学院吴玉章系列讲座在公共教学二楼2211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档案局档案遗产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学术评价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平安教授主讲,讲座题为“李学勤先生与甲骨文研究”,讲座由陶曲勇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赵平安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李学勤先生的生平事迹与著作等,并希望我们向李先生学习。李学勤先生1933年出生于北京,195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至200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2003年起回母校清华大学全职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与名誉理事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与专家组组长。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2019年2月24日,李学勤先生辞世,享年86岁。《李学勤文集》收录了李学勤先生自1956年至2018年期间撰写的中文论著,约1000万字,分为古史研究、甲骨学研究、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研究、学术史研究及序跋杂文等7大类。赵平安教授指出,李先生的论文集体现了李先生思维的敏捷与涉猎领域的广泛。

随后,赵平安教授分四个部分向我们介绍,分别是:痴迷的逻辑学爱好者,由逻辑学爱好者变身为一代文史大家,甲骨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和我们应该向李先生学习什么。

在第一部分,痴迷的逻辑学爱好者这一主题下,赵平安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李先生年轻时的事迹。赵平安教授引用了李学勤先生访谈录,并指出,李先生在少年时代对自然科学充满兴趣,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而在大学之前爱上了逻辑学,并计划报考清华,于1951年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这显示了李先生具有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第二部分,由逻辑学爱好者变身为一代文史大家这一主题下,赵平安教授首先指出,李学勤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享有崇高的学术威望。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引领和推进了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发展。随后,赵平安教授对李先生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分别做了介绍。

在青铜器及铭文研究方面,1957年,李学勤先生在《文物参考资料》第8期发表《战国时代的秦国铜器》,1959 年在《文物》发表长篇论文《战国题铭概述》。这两篇论文对形形色色的战国文字作了综合系统研究,在王国维提出“战国文字东土、西土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齐、燕、三晋、楚、秦五个系统。李学勤先生的青铜器研究卓有成就。将考古学、文献学与古文字学相结合,就青铜器本身而言,则是从形制、纹饰、铭文、组合、铸造工艺等五个方面同时着手,具体到青铜器铭文,又与甲骨文、战国文字、简牍帛书文字等相互印证。

在简帛古书研究方面,李学勤先生先后主持和参加过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定县汉简、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的整理,是国内外学界公认的简帛研究权威。2008年,2000余枚珍贵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园,清华大学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于古稀之年主持“清华简”的抢救性保护、整理释读和研究工作。十年中,团队整理了《尚书》《系年》等珍贵文献资料。

在考古学方面,李学勤先生发表《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一文,指出“考古学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已经提出很多有深远意义的课题,这必将对人们关于古代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的时机,现在业已成熟了”。1992 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李学勤先生作了一个题为《走出疑古时代》的报告。该报告经李零等先生根据录音整理,发表在刘梦溪先生主编的当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第7期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李学勤先生指出“二重证据法”就是“纸上之材料”与“地下新材料”的互证。在新材料大量出现的今天,“二重证据法”是研究出土文献与古史的最重要方法。

赵平安教授指出,李学勤先生一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李先生也是这个时代里殊为难得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可谓是1949年以来先秦秦汉研究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

在第三部分,甲骨学研究的重大贡献这一主题下,赵平安教授从揭示非王卜辞;甲骨分期断代的贡献;鉴别西周甲骨,展开系统研究;考释文字、贯通辞例;殷商史研究的贡献和对于甲骨材料的系统整理与研究这几部分向我们介绍李先生的成就。

关于非王卜辞问题,赵平安教授指出,1952年,李先生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与编撰《殷虚文字缀合》,由此正式开始了李先生毕其一生精力的古文字和上古文明研究工作。1958 年,李学勤先生又在《考古学报》第1期发表《帝乙时代的非王卜辞》,在贝塚茂树、陈梦家等先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非王卜辞”的概念,首次将殷墟卜辞区别出“王卜辞”与“非王卜辞”两大类并提出区别“王卜辞”与“非王卜辞”的一些标准。后来被新发掘的小屯南地甲骨、花园庄东地甲骨和济南大辛庄甲骨所证实,因而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所谓“非王卜辞”即问疑者不是王的卜辞,其卜辞中极少提到王,有自己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

关于李先生对甲骨分期断代的重大贡献,赵平安教授指出,李先生的贡献在于历组卜辞的年代问题和殷墟甲骨分期两系说。当将历组卜辞的时代提前到武丁中晚期,武丁中晚期实际存在着宾组与历组两类卜辞。由此,李学勤先生产生了甲骨卜辞可能由于占卜机关不同成两系分别发展的构想,两系说也很好地解释了历组卜辞与宾组、出组卜辞的一些不同。在此基础上,李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甲骨分期两系说”,提出“一个王世不仅有一种卜辞,一种卜辞也未必限于一个王世”的重要观点。对于甲骨分期断代的研究起到了具体的推进作用。

赵平安教授指出,李先生具有全面综合、融会贯通的甲骨文字考释方法。李先生曾指出:甲骨的鉴定研究,由文字的辨识考释开始。文字的释读,始终是甲骨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李学勤先生对于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视。李先生所作考释甲骨文字之文章虽多篇幅短小,但却颇为精炼,几无赘言,短短数语,已将相关字形演变及其用例叙述清楚。李先生同时指出:文献学的丰富积累,是研究新发现古文字材料的凭借。在古文字学领域有所成就的学者,无不精通古代文献。

考释文字方面,在成书时代较早的《尚书》《诗经》之类的传世文献中往往保留有某些词汇早期的义项,李先生十分善于从中寻找线索,作为考释甲骨文字的佐证。《合集》10405有辞作:王占曰:“俞。有咎有梦。”其中“俞”的词义颇为难解。李先生则注意到《尚书·尧典》及《皋陶谟》两篇中亦见有此字,多在语首作叹词使用,如“俞,咨禹”“俞,汝往哉”“俞,往钦哉”。据此,李先生指出《合集》10405中的“俞”其亦当为叹词,表肯定之语气。李先生同时具有语言学的眼光,对于甲骨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亦多有关注。李先生曾指出:考释文字,贯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古文字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借鉴古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古文字研究解释阙疑的有效途径。


赵平安教授同时指出了李先生在商代历史研究上的贡献。《殷代地理简论》是李学勤先生研究殷代地理的代表作,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殷代中国(商王朝)的政治地理结构是怎样的;殷代王朝的疆域有多大;商王朝主要城市的位置和山川的名称以及商王朝以外有哪些方国,他们与商的关系。1957年,李先生在《文史哲》11期上发表《论殷代亲族制度》,系统讨论了殷代的亲称、日名的意义(日名像谥法、根据白名决定祭日)、商代的继承法(子继为常、弟继为变)、亲族制度(有普那路亚向单—婚制转变)。2008年,李先生在《中国史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帝辛征夷方卜辞的扩大》一文,所缀了几组征夷方卜辞,使商末征夷方时间、地点、路径更清晰,认识到小屯南中的无名且征夷方卜辞和《合集》征夷方卜辞为同一王世同一史事,对帝辛卜辞排谱更严密,对无名组卜辞的下限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赵平安教授指出了我们应该向李先生学习什么,分别是:科学的精神;思想家、史学家的高度;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赵平安教授随后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一些问题,同学们收获很大。

供稿:吴世强 吴则纬 王子舞

图片:祖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