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中寻求文化感染”“透过一个汉字,一种语言结构,尤其是诗歌语言,能看到诗人的心灵。”朱子辉对文学的理解与思考基于他对汉字的深入研究。本科阶段,朱子辉偶然读了郭沫若先生关于甲骨文中“女”字的研究,从此对汉字和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阅读了大量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修读硕士学位期间,他逐渐形成了对于语言独特的认识。“我研究汉字,并不是关心生硬的逻辑和结构分析,而是去探索语言背后鲜活的人类发展史、民族文化史。”然而,以诗歌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中所包含的的情感是语言学所不分析的,大学里所教授的语言学大多借鉴西方的语言学理论,过于强调语言的逻辑与结构,这使他感觉十分枯燥。“我希望能够感受语言中的人文关怀与文化情韵。学习一个学科的目的,是充实生命,而不是做一个学问的匠人。我不喜欢做枯燥的分析,而喜欢寻求一种文化感染、生命交流。自然而然,我把目光投向了文学。”朱子辉逐渐将研究方向从语言文字学转移到古代文学,2005年,他来到我校文学院攻读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我热爱文学专业,它能够充实我的生命。”2010年起,朱子辉开始担任我校大学汉语课程讲师,将自己对文学的感悟转化为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回归感性的汉语教学”
朱子辉开设大学汉语课程至今已经有五年时间,他主讲诗歌音韵,以《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为教材,从吟诵诗歌入手,带领学生依照平仄声韵诵读文本,并讲解其中的典故与意象。“文本细读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把心沉潜于汉语的字里行间,感受每一个汉字的内在情感与文化意蕴,从而感发、提升自我生命活力与潜能。”他反对机械呆板、禁锢想象、扼杀灵性的纯理性课堂,而提倡一种具有情感体验、展现生命活力的感性化汉语教学。朱子辉把期末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参加,除去常规的笔试,面试即是让同学们随机吟诵一段学过的课文和一首诗歌,或是由同学们准备自己喜爱的近体诗歌当堂吟诵。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掌握诗歌的基本音韵结构,学会吟诵常见形式的古代诗歌和经典。而朱子辉更看重的是,同学们能够通过仅有的16堂课体会到深蕴于诗歌中的情思韵味,能够跨越时空与伟大的诗人们心意相通。即便在面向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课上,朱子辉也会带着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纠正发音,尽量让他们读出古诗词中的韵味,体会唐诗宋词的魅力。“语言本身就是人类心灵的歌唱,而汉语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生命呐喊。”他认为,“汉语凝聚了我们民族的悲喜,承载了无数欢乐与哀伤的记忆。这些情感与记忆是无法用几个冷冰冰的概念概括的。”“回归感性的汉语教学,在根本上要求我们开掘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
“教育是为人服务的,让人的生命质量更高,让人内心世界得到丰富,人的生命境界可以扩展。”在谈到汉语教学的时候,朱子辉如是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时,他曾与几个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个文学社团——“耕读社”。这个独特的社团模仿古代私塾的形式,日常活动就是大家在一起读书并交流,谈一谈诗歌中所写内容与现代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将文学作品和我们的生活,和个人自己的情操的陶冶联系起来。例如读一首诗,并不是用来炫耀,而是让自己被诗歌里的情感充实。”朱子辉认为,古代的私塾教学方式是很好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身传教,个性化很强,老师不仅讲学,也在谈做人。他想成为的正是这样的老师。朱子辉的大学汉语课上,没有条条框框的板书,也没有必须记忆的重点内容,即使是常规的笔试也不会出现知识性考察的题目,大多是引导学生自由谈论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他从不以出勤要求学生,但是上课铃响时,课堂上总是坐满了期待着徜徉于诗歌世界的同学们。在朱子辉看来,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轻易地获取,除去支撑一个人认知水平体系的基本知识外,更多的信息是不需要被强制地记下来的。所以,在大学汉语的课堂上,重要的是帮助同学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感悟到这几千年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在字里行间、在语词构建的背后颤抖的心灵。“与汉语的每一次面对,就是与一个个高贵灵魂的每一次促膝而谈,就是一次次自我心灵的洗涤与涤荡,就是一次次人生智慧的提升与激扬。”这是朱子辉对于汉语的感悟,也是他对汉语教学的深远追求。
“一个健全、完善、和谐发展的生命个体,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融共生。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每一次课堂教学,说到底,就是以此作为我们的职责与使命。”他讲的每一节课都秉持着“诗即生命”的主旨,让学生们在诗歌中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尤其是他饱含真情的吟诵,有种催人泪下的震撼力。我觉得朱子辉老师上课的形式很好,能够帮助大家学习文史知识,感受古典文化,了解节奏和韵律。他让我学会带着诗心体悟一年四季的“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在平凡和琐碎中寻找诗意。——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李梦媛
文字:王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