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讲座回顾】陈涛主讲“光影记‘疫’——电影中的疫情再现与人文思考”

发布时间:2020-11-17
来源:

11月11日下午2点,我院副教授陈涛在教学二楼2115教室主讲“光影记‘疫’——电影中的疫情再现与人文思考”。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了150余位师生参与。


陈涛老师首先从危机时代的爱情和信仰入手,通过分析《第七封印》和《瘟疫》两部电影来阐明疫情对于信仰的消解作用,当人类匆匆追求“生产性消费”的节奏被打乱,其对立面“非生产性消费”即“耗费”便浮出水面。


1957年上映的影片《第七封印》讲述了理想主义的骑士布洛克在战争结束之后,与他的同伴们在瘟疫蔓延的欧洲大陆上艰难生活的故事。《瘟疫》是1987年由丹麦著名导演拉斯·冯·特里尔创作的电影。或许受到《俄狄浦斯王》的影响,《瘟疫》具有类似的情节和相同的悖论:电影中的梅斯梅尔是一个利用自己所学去消除瘟疫的医生,但在最后他发现自己就是病源的携带者,也是他传播了这场瘟疫。在风格方面,这部作品所要致敬的是另外一部与“瘟疫”或“传染”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法国作家加缪发表于1947年的存在主义小说《鼠疫》。

陈涛老师认为,隐喻强调深度和相似性,转喻强调过渡和相关性,而“瘟疫”这样的“转喻”,在性质上是一种自古以来同人类的生产和文明相对的“耗费”。在现代科学诞生前,人们主要诉诸神明与宗教以驱逐对传染病的恐惧,而现代医学诞生后,人类一度以为依靠科学技术是能够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但事实上,人类并不应该洋洋自得于科技的进步和医疗的发展,因为在我们发展医疗和科技的同时,病毒也在进化和变异。“耗费”这个概念告诉我们的是:无限的生产、增长和积累是无法想象的,因为生物生命所需要的能量是有限的,地球固定的空间和能量对于增长构成了限制,也会导致失去平衡的危险。战争也好,瘟疫也罢,作为剧烈的“耗费”形式,令我们反思人类物质积累的意义,反思纯粹单一化生产和发展的价值。


疫情不仅会打磨人们心中的信仰,还会锤炼人们对于爱情的体悟。陈涛老师以新冠疫情中令人动容的爱情为例,认为再冷酷的疫情也跃动着人性的微光。之后,他通过短片向大家介绍了电影《面纱》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内容。《面纱》展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爱情观,陈涛老师用歌词“美酒咖啡都是水,一个令人清醒,一个让人醉”来总结这段成长史:人只有经历过才能在人生的重要命题上有所得,而获得领悟往往需要一个契机,就像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在翻阅丈夫的遗物时,看到了情人的那封信的一瞬。人们常常会在某一个时刻感受到爱情的真谛,比如《倾城之恋》便是直到一座城的倾覆,主角们才领悟到了爱情。所以或许离死亡最近的时候,我们才能读懂爱情,就如在疾病阴影下,爱情才显得弥足珍贵。


而表现危机下的爱情的最有力文本,则是《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个影片改编自马尔克斯的同名小说,叙述的是横跨半个世纪的爱情。小说中包含的爱情种类令人叹为观止,刻画了爱情的三个转喻——霍乱、死亡和孤独。但是陈涛老师谈到,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并不高。出于商业化的考虑,原著中很多深刻的思考在电影里被扁平化了,这也引发了大家关于经典的文学作品应如何改编成电影的思考。同时,疫情也为东方主义和地缘政治的鼓噪提供机会。《疾病的隐喻》点明,在社会文化的话语中,疾病成为了一种隐喻,具有政治性意涵。


本次讲座,陈涛老师聚焦多部“疫情”主题电影,从多个角度探求关于生命、爱情、危机、信仰与文明的真谛,通过电影作品反思瘟疫本质,同时也借由瘟疫反观电影美学和产业特征。

文:邓可、赵雅倩

图:姚懿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