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著】杨慧林:意义——当代神学的公共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4-07-12
来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杨慧林,神学


20147112131873499.jpg

简介:

本书分别从“当代人文学术的‘意义’问题”、“‘意义’问题的跨文化读解”、“‘诗性智慧’的‘意义’同构”、“‘意义’追寻的现实情境”等四个维度,深入探究宗教学与一般人文学术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启发,并与当代西方的神学研究直接对话,力图梳理出一种“关于基督教的‘非宗教’诠释”,从“意义结构”的角度探讨宗教与神学的公共性问题,为宗教问题提供更为理性的理解途径。作者认为,在理解的基础上“破执”,不仅可以摆脱任何“中心话语”的束缚,也将在体制化的信仰形态之外,真正揭示宗教的文化意蕴。

目录

第一编:当代人文学术的“意义”问题

1、名词的动词性与动词的交互性

2、从“差异”到“他者”的神学读解

3、齐泽克的“基督教遗产”与意义结构

4、齐泽克的“反向”神学与文学研究

第二编:“意义”问题的跨文化读解

1、中西之间的“经文辩读”

2、“经文辩读”与“诠释的循环”

3、《圣经》和合本的诠释学意义

4、“汉语神学”的语言学定位及其价值

第三编:“诗性智慧”的“意义”同构

1、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神学进路

2、“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

3、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

4、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

第四编:“意义”追寻的现实情境

1、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2、“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3、早期教会大学的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

4、“全球地方化”话语中的神学主题

代结语:关于比较文学与宗教学的对话

序言:自家有悟

多年以前曾读得佳句:“俗人以酒色杀身,商人以货财杀子孙,文人以学术杀天下后世。”关于俗人、商人和文人的断言,无疑都出自文人,然而俗人之“杀身”、商人之“杀子孙”的意义都很明确,唯独文人自己的“杀天下后世”颇费琢磨。这是彰显文人的力量?揭示“话语”的“霸权”?还是控诉某些“学术”的误国、误人?老实说,我始终觉得难以断言。

汉语之构造精巧,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微妙往往非外人所能体会。斗胆以海峡两岸的“九二共识”为例:一曰“各表一中”,一曰“一中各表”,二者之间差异何在、通融与否,惟有国人能够心领神会。中国的宗教学研究植根于中国处境,却对西方学术用力最深,乃至在自家反不能“究尽诸法实相”。余亦如是,故屡陷迷津。后来偶读《六祖坛经》,才幡然醒悟:

有一僧名叫法达,号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自谓“不识文字”的惠能却说:“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法达”与“达法”之别,或可比之于“各表一中”和“一中各表”,正所谓:“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其间的执著与洒脱之别,初闻或不以为然,深思则道理存焉。

不过按照“达法”的逻辑,即便是《六祖坛经》的教训也未必不能反转甚至颠覆。比如六祖有偈:“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因为“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等等。但是既然“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归真之后,真亦无名”,那么如今的聪明人太多,愿意“顿悟”者似远远多过甘于“渐悟”者,“心迷”与“心悟”之辨已难分泾渭。于是曾于辛卯除夕与友人笑谈,《六祖坛经》当另加一偈:“不经法华转,何缘转法华?真名乃无名,心悟亦心迷。”

中土西洋,虽言音不同,风俗殊异,于极高明处却多所融通。为“转法华”而求诸《法华经》之《方便品》,又知“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不治佛学者,不敢妄言此一“大事”,而西哲巴丢(Alain Badiou)之《存在与事件》,可能确实涉及相似的讨论。

巴丢的核心论说被表述为一个完整的公式:E→d(ε)→π。简单说,他认为从“事件”(E)到“决定”(d)的过程中,人自身作出任何“决定”本来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谓的“决定”(d)其实只是“对事件的宣称”(ε,即evental statement),从而“不可决定的”才得到了决定(decision of the un-decidable);而“事件的宣称”又带来“对一个事件的忠实”(π,即fidelity to an event),于是“主体”才被“建构”出来(new present of the constituted subject);这样,“普遍性”也就得到了一种形式(the universal .. always takes the form fromε)。[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巴丢相信由此表达的“不是哲学,而是思想”(Not philosophy but thinking!)[2]。这不能不将我们引回东方式的思考:如果佛家所言“大事”恰如西人濡染已久的“神学的事件”,那么“事件的宣称”是否相当于“佛之知见”?巴丢声称“事件”的出现亦即“事件”的消失(disappears in its appearance)[3],是否可以解说惠能的“归真之后,真亦无名”?

心悟心迷,仍有分别;打通尘障,方显究极彻尽的洞见。是以“公共性”之谓,在圣俗之间,在学科之间,也在中西之间。

注释:

[1] Alain Badiou and Slavoj Zizek, Philosophy in the Present, edited by Peter Engelmann, translated by Peter Thomas and Alberto Toscano.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9, pp. 36-39.

[2] Alain Badiou, Philosophy as Creative Repetition, p.3, see www.novaPDF.com

[3] Alain Badiou and Slavoj Zizek, Philosophy in the Present, edited by Peter Engelmann, translated by Peter Thomas and Alberto Toscano, p.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