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讲座】海外汉学家早期经典系列研讨课第三讲 金鹏程教授纵览诸子百家

发布时间:2021-06-13
来源:

2021年5月12日,文学院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正式开启第三期早期经典系列研讨课:“思想的艺术——关于中国经典的八堂课”。系列课程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讲座教授金鹏程(Prof. Paul R. Goldin)主讲,文本中心中方主任、文学院徐建委副教授与金鹏程教授著作中译者、天津大学陈家宁副教授参与对谈。课程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及美国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与学生。

6.png

金鹏程教授系列课程基于其最新专著《中国哲学的艺术:八大经典文献以及如何阅读这些文献》(The Art of Chinese Philosophy: Eight Classical Texts and How to Read Them),对《论语》《墨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荀子》和《韩非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金鹏程教授在首讲“引言——我们在阅读什么?兼论非演绎性论证”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某些西方学者经常因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非演绎性论证特征而否定中国古代思想为“哲学”,但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儒家激发式教学中可以看到,非演绎性论证有悖论、类比、举例等手法,恰恰可以成为先秦思想被视为哲学的重要论据。接着,金教授点出了战国时期哲学著作共同关注的问题:道德责任、理想统治、日常生活,以及人们如何在鬼神无用的情况下生活、如何在混乱的社会中构建新秩序。金鹏程教授特别提到,面对先秦哲学著作时,必须考虑文本的性质,包括文本生成过程、作者问题、传世文献的可靠性等,建议听众不要将这些著作当作某“家”思想的代表,以免被今人对各家思想的区分所限制,而应在阅读中关注文本本身的含义。

金鹏程教授的新作将八部哲学著作分为三类——“天论”(《论语》《墨子》《孟子》);“道论”(《老子》《庄子》《孙子》);“集大成者”(《荀子》《韩非子》)。金教授认为“天论”中的三部著作均关注了“天”的概念,但又各有特色:《论语》是观察、效仿“天”,不语鬼神;《墨子》笃信鬼神的存在与“天欲义而恶不义”,有自然神学的色彩;《孟子》则在《论语》基础上提出“天命”观。在这些文本的讨论中,金鹏程教授提出了自己观察到的各家思想之重要概念和基本特征。比如,“礼”是基于个体情境而有所差异的灵活道德实践,与《论语》中孔子的因材施教以及“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内核一致,与《墨子》的功利主义大相径庭。

“道论”的三篇文本以道为核心,但它们所论的道并不相同。即使《老》《庄》并举为道家,二者在“治”和“用”等方面有显著区别:《老子》之“无为”是一个国家治理方法,而《庄子》之“无为”是个人生活方式;《老子》之“知足”是**策的一部分,而《庄子》之“知足”是对个体生命际遇的接受,从而获得不赖于外界的精神富足,这也是“逍遥游”的基础。《老子》作为政治理论的特征常常被忽略,而其对于愚民和用兵等政策的阐述,与《孙子》有不小相通之处。如果按照“道家”“兵家”的区别来讨论,很容易忽视这些文本的联系与区别。金鹏程教授指出,这再一次说明了将先秦诸子作为“文本”而非某“家”来分析的必要性。

金鹏程教授认为,“集大成”的两部著作充分体现了先秦诸子文本互相联动的一个特征——哲人们会沿用前人使用过的同样的汉字,但会给出新的定义,以这样的方式反对或发展前人的观点。比如,孟子用“性”来指人在恰当的养育条件下可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所以人人可以达到“善”;而荀子则用了一个更传统的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是天生、自然的状态,因而会“恶”,与孟子的“性善”并不矛盾。《韩非子》推出了“法”这一观念,由此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适应战国后期政治的思想理论体系,即一个以统治者为中心、以“刑德”、“形名”为手段的统治体系。相比较而言,《荀子》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本的重要特征:因为在刘向编纂时《荀子》仍是显学,有大量传本和解说,因此传世《荀子》中应当有相当部分保留了荀况的原作,虽然分章与顺序等出自后人之手;其次,《荀子》有意识地将自然哲学(或者对宇宙和自然的讨论,如“天”、“道”等,study of cosmology)与道德哲学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而《韩非子》使用了精妙的说服性语言,刻画了统治者和臣子之间尖锐的矛盾对立,其政治理论的特征极其鲜明。虽然《史记》认为《韩非子》“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黃老”,金鹏程教授则认为,《韩非子》虽使用与《荀子》《老子》等前代文本相似的语言,实质上只是迎合统治者对这些文本的兴趣,往往简单提及之后就讨论形名的问题,如“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参伍比物,事之形也”。

金鹏程教授最后简短总结了八节课程和九部先秦哲学文本,并再三强调,他的课程在《韩非子》这个时代结束,是因为这个充满活力的哲学觉醒时期在此时走向了帝国时代,之后关注的问题与前代截然不同。金鹏程教授认为,战国哲学给人们留下思想繁荣和暴力无序的矛盾印象,但这二者的悖论性共存激发了哲学家们的政治智慧,创造了璀璨的思想财富。今人仍然能够欣赏早期文本并从中获益,正说明了经典的生命力。金鹏程教授希望,不论是研究者还是普通人,不论中文母语者还是西方人,人们能够在阅读中国早期经典中,学习古代的智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早期经典系列研讨课由文本中心外方主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亚洲学讲座教授柯马丁(Martin Kern)策划,旨在透过古代文明比较视野,以推进海内外有关中国经典研究的交流与对话,此为该系列第三讲。柯马丁教授将在六月主讲《楚辞》课程,详情请关注文学院官网、文本中心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文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