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访】“传诵经典·声声不息——‘走近路遥’作品演诵会”之专访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

发布时间:2016-06-03
来源:孙郁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20141月,民间发起的“路遥文学奖”开评了。2015年,一部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随即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响,路遥和他的作品的定位又被重提与讨论,一时间,路遥“火了”。

事实上,路遥的作品一直都是图书馆借阅的热门书目,泛旧的纸张见证了翻阅的痕迹。路遥已然成了他所在时代的经典与符号。

在即将到来的六月,在我校“如论讲堂”将举行“传诵经典·声声不息——‘走近路遥’作品演诵会”,以别样的方式向同学们演绎、再现路遥的作品。此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路遥文学奖研究中心、路遥家乡中共清涧县委、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平凡的世界》(此小说听众过亿)原创班底叶咏梅、李野墨、方明、雅坤等著名编导和演播艺术家撰写脚本,统筹编导,全程主持。

在令人愉悦的周五下午,我有幸来到文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孙郁老师的办公室,聆听他关于路遥与文学的独到见解。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老师以富有磁性的嗓音,从路遥说开去。


路遥精神:求索、奋斗、善意


在孙老师看来,路遥的作品给人呈现的正是中国人从逆境中寻找自己的理想的那种求索的精神。他站在最底层人的立场上,写人在生存领域的困顿以后从困顿里出来的挣扎与行走的过程,这种自我奋斗,以及用善意和爱心来寻找光明的选择,“可能是感动很多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谈及“路遥精神”在当下的文化意义,老师指出,当下作家从事文化创作的特别的多,但很多人只在比较小的一个格局中;而路遥是贴近生活、贴近大地的,而且是在中国最贫穷落后的那个群落里面。他是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方法,用一种18世纪19世纪以来俄国特别是19世纪以来俄国现实主义的那种眼光来看世界,所以他找到了中国社会本质的一些问题,也捕捉到了青年一代人他们内心里最隐秘的那个角落、意义与存在。他的这种写实的,直面现实的这种精神是很多作家缺少的。很多作家是在一种玄奥、空泛、虚幻的世界里面或者很个人主义很小很自我很窄的世界里面,而路遥他能够看到更广阔的民间社会里的生态,写出了不同的人的精神状态,这一点是他同时代很多作家做不到的。

路遥文学奖:“民间的价值趋势和审美”


为了纪念路遥,其生前好友《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于创立了“路遥文学奖”。首届“路遥文学奖”由“路遥文学奖”研究中心主办,20141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开评仪式,由中国著名高校、著名文学期刊等文学权威机构资深文学批评家、文艺评论家组成“评委会”进行独立评审。首两届获奖小说为阎真的《活着之上》何顿的《黄埔四期》


对于来自民间的“路遥文学奖”,孙老师表示应当欢迎。中国现在的文学奖以官方的为主,民间成功的文学奖屈指可数,“现在应该有一点民间的奖,表现出民间的色彩,表现民间的价值趋势和审美。”所谓“民间”,孙老师认为,就是要贴近生活,而不是掩饰生活,要表现生活的本质,用写实的精神、批判的眼光和一种爱意的善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这种爱不是粉饰,批判也不是完全的冰冷,也有暖意,路遥的文学精神恐怕也还是有这样的东西在里面的。”


然而在当下的中国,民间文学奖的可靠性一直备受争议,“路奖”作为民间文学奖的新秀,它在未来的生存发展也面临着各种考验。20141月孙老师曾参与路遥文学奖的开评会,时隔两年,他再次表露了对“路奖”的期待:“我相信,通过努力,应该把标准设定地更严格一点,评定出真正好的作品。”孙老师坦言,任何一种奖都会有遗憾,包括“诺贝尔文学奖”,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作家,但一个奖做的好不好,一个在于规则是否被严格遵守,另外一个在于评委的构成。“希望他们能够按照他们最初的构想把这个奖打造的越来越完美。祝福他们吧!”孙老师笑道,现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路遥进校园:“阅读路遥,应与中国其他当代文学比照”


对于即将举办的“走近路遥”作品演诵会,孙老师同样十分支持。“我觉得路遥的作品朗诵是一个很好的形式,现在我看咱们人民大学图书馆里面借阅书的数量路遥的书每次都在榜上,就是说大家都是愿意读他的作品的。那么通过阅读他,体味他的作品,我想,会传达出一种美的一种精神在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朗诵这样的活动,比如说我们文学院有诗歌朗诵,还有我们的戏剧演出,这也是很特殊的一种形式,也很好啊。把当代作家的作品拿到舞台上呈现,这也就说明路遥的作品已经具有一定的经典的意义了。”

对于大学生阅读路遥的作品,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当代文学的三十多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涌现了一批作家,这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的结果,所以在阅读路遥的同时也要阅读其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对照,比如像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古炉》《带灯》这样一些作品,还有像王小波《黄金时代》等作品,要全方位地阅读当代文学,在比较里面就会发现每个作家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另外,通过阅读路遥还要了解俄国法国19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通过这样对比起来阅读,我们可以拓展视野。路遥之所以会成为路遥,受俄国文学的影响很大,也受到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影响。研究路遥,应当把他放到整个文学史的脉络里来研究,这样对我们文学院中文系的同学来讲可能会更有收获。”


文学的价值:智慧与趣味,诗意地生存

路遥的小说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有人评价说,路遥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不过,即便是反映现实的作品,路遥的小说也是超越现实的,有着文学的独特价值。

在孙老师看来,文学的作用有多种多样的,它有教育作用,审美作用,还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性的作用……文学的功能是多样的,每一个作家提供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往内心世界里走,拷问人的灵魂;托尔斯泰则是道德与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对人类的关怀;而鲁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人性的审视,以及对个性的提倡。每个人提供的审美的元素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文学是有类型的,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文学是人性的美的精神的一种表现,它是智慧的表现,同时也是趣味的一种表现。”

不同的人对文学的理解各不相同,孙老师也给我们谈了他自己的体会。“我想我为什么要看文学,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人性是有限的,而且人们的生活可能不如意者有二三或者更多,经常有不如意,人有七情六欲,还有困惑,那么“文学”便是一个精神的上帝,它把人从日常生活中摆脱出来,让人通过阅读来关照自己,像镜子一样来看到我们人的有限性。人要通过对美的追求来表现出那种精神的无限性,所以文学是把人从日常生活、世俗生活里救赎出来,让你能够进入到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里来诗意地生存。

“一个人从生活里面出来,自己不要像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人那样活着,而是很诗意地活着,很有趣地活着,很理性地活着,文学家就是给你提供这样一种可能。很多人便是因为当年看了巴金的作品觉得旧的家庭结构有问题才走上了改造社会的道路,有人看到鲁迅的作品就开始研究国民性研究中国的思想史,这就是文学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马克思年轻的时候是一个诗人,喜欢写诗,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诗歌的传统对他影响也是很大的,通过阅读诗和写诗,他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他有一种人类之爱在里边。所以文学它是有它的特殊的功能在里面的。

“我觉得人类有一种能力,这不是所有人都有,而艺术家拥有这种本领,就是他通过精神的这种创造展现出人类自己。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人是在精神的洞穴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不到自己的本质,但艺术家是用镜子给你照出来;有人虽然看到影子,但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我们的形影,我们的面部。所以鲁迅《阿Q正传》连载的时候,有人害怕下一部写到他自己,想:这个巴人写的小说是不是在写我呀。文学是一面镜子。”


经典·声声不息

与孙郁老师的访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尾声,老师精辟的论断使我豁然开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风华正茂的时代青年,我们是否应当树立自己的理想,勇敢地面对眼下的各种困难,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呢?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90后的我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与个人的困惑与选择。在这里,文学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与超越时空的视野。正如孙老师谈到的,“文学是一面镜子”,路遥先生的作品便是八十年代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八十年代的社会,看到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也看到我们自己。在阅读文学中,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诗意地生活;而在对文学经典的研读之中,我们能够对文学文化有更加清楚深刻的认识,做出更加有力的传承。

612日将于“如论讲堂”举行“传诵经典·声声不息-走近路遥作品演诵会”,用声音的魅力带领大家走近路遥经典,领略大家风采。我们期待活动的顺利进行,也祝愿文学之美生生不息!


文/2014本 黄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