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要核心期刊论文一览表
发布时间:2013-01-01
来源:学术研究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论文集 |
期号 |
陈奇佳 |
大众媒介“去悲剧性”问题研究 |
国际新闻界 |
第6期 |
陈奇佳 |
在悲凉处寻找幻觉的幸福——伍迪·艾伦与“问题喜剧”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第2期 |
陈奇佳 |
21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生产论 |
人文杂志 |
第3期 |
陈奇佳 |
自由个体的不幸及拯救——奥尼尔后期剧作与现代悲剧的主题 |
文艺研究 |
第9期 |
陈奇佳 |
“悲剧”的命名及其后果——略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 |
江海学刊 |
第6期 |
陈奇佳 |
关于浪漫主义的分歧——马克思与拉萨尔悲剧问题论争的意识形态根源 |
江淮论坛 |
第4期 |
李致远 |
《物性论》开篇绎读 |
国外文学 |
第1期 |
刘小枫 |
卢梭与启蒙自由派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第3期 |
刘小枫 |
卢梭的敌友划分——纪念卢梭诞辰三百周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3期 |
刘小枫 |
斐德若的后现代修辞——柏拉图《会饮》中斐德若颂扬爱神的论证 |
求是学刊 |
第2期 |
刘小枫 |
卢克莱修的诗性启蒙——《物性论》卷三行978—1023绎读 |
文艺理论研究 |
第1期 |
卢铁澎 |
欧洲文学思潮近代形态的过渡性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第1期 |
卢铁澎 |
“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之异读歧见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2期 |
马元龙 |
拉康论凝视 |
文艺研究 |
第9期 |
马元龙 |
淫秽的超我:意识形态再批判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第2期 |
马元龙 |
论升华: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第6期 |
彭磊 |
自然与礼法:《周南.汉广》试读 |
跨文化对话 |
第29辑 |
彭磊 |
诗人何为?——赫西俄德古典诗学阐微 |
文艺理论研究 |
第1期 |
饶静 |
双重视角下的《暴风雨》:对神话批评的一种反思 |
中国比较文学 |
第3期 |
张永清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 |
新华文摘 |
第14期 |
张永清 |
2011年文艺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学术月刊 |
第3期 |
冷成金 |
“向死而生”:先秦儒道哲学立论方式辨正——兼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比较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第2期 |
李炳海 |
孔子赴周学礼、老子由周入楚考辨——兼论孔、老之间的交往及传说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3期 |
李炳海 |
空间方位理念统辖下的人体样态设计——《山海经》对北方土著奇形怪貌的记载 |
学习与探索 |
第2期 |
李炳海 |
汉初异地群巫参与朝廷祭祀的政治文化意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5期 |
李炳海 |
《山海经》西部地区土著居民形貌特征的文化生成 |
甘肃社会科学 |
第2期 |
李炳海 |
《山海经》南方土著奇形怪状体貌的文化生成 |
学术论坛 |
第3期 |
李炳海 |
《海经》、《荒经》东方奇形怪状之人考辨 |
齐鲁学刊 |
第2期 |
李炳海 |
屈原生辰的推断及其吉祥之说的成因 |
社会科学战线 |
第10期 |
徐建委 |
《左传》早期史料来源与《风诗序》之关系 |
文学遗产 |
第2期 |
徐建委 |
史料来源与周秦汉文学研究之关系 |
学术论坛 |
第3期 |
徐建委 |
画像故事与两汉地方社会文明的进程 |
东岳论丛 |
第5期 |
徐建委 |
《毛诗正义》校文与刊本《毛诗诂训传》之渊源 |
文献 |
第2期 |
徐建委 |
战国秦汉间的“公共素材”与周秦汉文学史叙事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6期 |
徐楠 |
“文如其人”命题探微——以考察其思想基础、思维方式为中心 |
文艺研究 |
第4期 |
徐楠 |
论王夫之明诗批评的内在问题 |
北方论丛 |
第6期 |
徐楠 |
论王夫之《明诗评选》对成化正德间苏州诗人的批评 |
河北学刊 |
第3期 |
徐正英 |
“郑风淫”是朱熹对孔子“郑声淫”的故意误读 |
中州学刊 |
第4期 |
徐正英 |
修辞立诚诚朴雄伟——读纪宝成先生《乐斋词》 |
社会科学辑刊 |
第5期 |
徐正英 |
生命意义的追问——樊庆林散文主题论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5期 |
朱万曙 |
明清戏曲理论的建构 |
文艺研究 |
第8期 |
朱万曙 |
戏曲评点与晚明士人精神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3期 |
朱万曙 |
近代徽商自传小说《我之小史》的价值 |
江淮论坛 |
第2期 |
程光炜 |
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 |
文艺争鸣 |
第8期 |
程光炜 |
“八十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 |
新华文摘 |
第8期 |
程光炜 |
文学的“超克”——再论蒋子龙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 |
当代文坛 |
第1期 |
程光炜 |
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 |
当代文坛 |
第2期 |
程光炜 |
最为多情是妇人——读贾平凹小说《黑氏》 |
文艺争鸣 |
第10期 |
程光炜 |
文学年谱框架中的《路遥创作年表》 |
当代文坛 |
第3期 |
程光炜 |
焚书之后——读阎连科《四书》 |
当代作家评论 |
第5期 |
程光炜 |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几个问题 |
文艺争鸣 |
第8期 |
程光炜 |
“当代文学”与“新疆当代文学” |
南方文坛 |
第5期 |
孙郁 |
私人语境里的鲁迅 |
新文学史料 |
第1期 |
孙郁 |
语言的颜色 |
中国图书评论 |
第5期 |
孙郁 |
写作的叛徒 |
读书 |
第5期 |
孙郁 |
在德、俄版画之间 |
读书 |
第9期 |
孙郁 |
鲁迅瞭望俄国文学的视角 |
新华文摘 |
第17期 |
孙郁 |
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另一种理解 |
当代作家评论 |
第3期 |
孙郁 |
文体家的小说与小说家的文体 |
文艺争鸣 |
第11期 |
孙郁 |
转折还是终点?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第8期 |
孙民乐 |
十七年文学中的“百合花” |
文学评论 |
第1期 |
杨庆祥 |
小屋的恐惧和救赎——《山上的小屋》中的历史讲述 |
当代作家评论 |
第2期 |
杨庆祥 |
“二十一世纪的先锋派” |
当代作家评论 |
第1期 |
杨庆祥 |
阅读路遥:经验和差异 |
南方文坛 |
第5期 |
杨庆祥 |
男人们,请不要再打扰女人——细读蒋一谈的《栖》 |
文艺争鸣 |
第12期 |
杨庆祥 |
在自然和肉身之间——关于李少君的诗歌 |
当代作家评论 |
第6期 |
张洁宇 |
悲剧的意味——论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三重内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1期 |
张洁宇 |
革命时代的“人的文学”——重评“京派”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第6期 |
张洁宇 |
鲁迅《野草·求乞者》考论 |
鲁迅研究月刊 |
第9期 |
张洁宇 |
一个严肃而深刻的“玩笑”——重读《我的失恋》兼论鲁迅的新诗观 |
鲁迅研究月刊 |
第11期 |
王家新 |
话语的黎明 |
世界文学 |
第2期 |
范方俊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西方语境与中国解读 |
新华文摘 |
第10期 |
范方俊 |
话剧民族化,还是中国化? |
艺术评论 |
第5期 |
范方俊 |
中国现代戏剧的“舶来”路径及跨文化研究属性” |
艺术评论 |
第1期 |
范方俊 |
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 |
学术研究 |
第10期 |
范方俊 |
从居斯塔夫·朗松的《龙萨怎样创造?》看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性质 |
江淮论坛 |
第3期 |
范方俊 |
马克思论威廉·莎士比亚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第12期 |
高旭东 |
世界文学的跨文化反思与学科重估 |
外国文学研究 |
第4期 |
高旭东 |
近代、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须重新划定 |
文艺研究 |
第8期 |
高旭东 |
论悲剧精神在中国现代文体转型中的错位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3期 |
高旭东 |
对孙景尧先生几个学术片段的追思 |
中国比较文学 |
第4期 |
高旭东 |
论中西文化的中和精神与分析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第4期 |
高旭东 |
文学与戏剧及影视关系新论 |
艺术评论 |
第5期 |
高旭东 |
论儒家伦理的宗教功能及其文化作用 |
理论学刊 |
第3期 |
梁坤 |
俄语布尔加科夫学概观 |
俄罗斯文艺 |
第3期 |
夏可君 |
推拿毕飞宇的《推拿》:盲目的触摸 |
当代作家评论 |
第5期 |
杨慧林 |
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 |
世界宗教文化 |
第1期 |
杨慧林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 |
复旦学报 |
第1期 |
杨慧林 |
汉学及其“主义”中的身份游移 |
读书 |
第2期 |
杨慧林 |
“经文辩读”与“诠释的循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第5期 |
杨慧林 |
“译经”与“释经” |
基督教文化学刊 |
第27辑 |
曾艳兵 |
新中国60年卡夫卡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
广东社会科学 |
第4期 |
曾艳兵 |
卡夫卡与机器时代——《在流放地》解析 |
国外文学 |
第3期 |
曾艳兵 |
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以荣格与卫礼贤的立场为例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第6期 |
曾艳兵 |
筷子上的政治学 |
中国图书评论 |
第9期 |
贺阳 |
汉语复合词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异同及其根源 |
语文研究 |
第1期 |
劲松 |
“非方言族”对本地方言使用和发展的影响 |
语言文字应用 |
第4期 |
孙天琦 |
也谈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
当代语言学 |
第4期 |
龙国富 |
构式语法化:试论汉语动趋结构的语法化 |
汉语史学报 |
第12期 |
潘天强 |
成长中的亚洲成长电影 |
新华文摘 |
第13期 |
潘天强 |
一种历史的两种艺术表达——《铁皮鼓》的小说和电影 |
电影艺术 |
第2期 |
苏涛 |
性别、权力与文化想象——论“邵氏”武侠片中的女性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第2期 |
苏涛 |
时代转折、政治形塑与艺术探索——试论建国初期中央的香港电影政策 |
电影艺术 |
第4期 |
苏涛 |
《鸿门宴传奇》:断裂的叙事与“去史诗化”的文本 |
电影艺术 |
第2期 |
苏涛 |
《黑暗之光》:一种新的诗意写实主义 |
当代电影 |
第4期 |
苏涛 |
《情为谁书》影片分析--怀旧、自恋与情感的影像书写 |
当代电影 |
第12期 |
孙柏 |
费穆之“狭的笼”:作为一个历史画面的影像呈现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第6期 |
高增霞 |
“声音”义素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
世界汉语教学 |
第4期 |
李泉 |
“汉字难学”之教学对策 |
汉语学习 |
第4期 |
潘晨婧 |
汉赋色彩审美的平民化特质 |
江西社会科学 |
第9期 |
徐承伟 |
论贺铸的词史地位 |
东岳论丛 |
第9期 |
徐桂梅 |
.《白鹿原》审美意象开放特质品评 |
学术交流 |
第3期 |
徐桂梅 |
鲁迅小说语言中的“日语元素”解析 |
鲁迅研究月刊 |
第2期 |
江棘 |
鲁迅外文藏书提要(一则) |
鲁迅研究月刊 |
第11期 |
江棘 |
高奕《新传奇品》的一个新版本——《续曲品》 |
戏曲研究 |
第84辑 |
郑志良 |
新辑汤显祖佚文考释 |
文献 |
第2期 |
郑志良 |
吴敬梓家世新探——读吴国缙《世书堂稿》 |
古典文献研究 |
第15辑 |
郑志良 |
《红楼梦传奇序并题词》考述 |
红楼梦学刊 |
第3期 |
耿幼壮 |
Miracles and Revolutionary Reversals: Terry Eagleton’s Theological Turn |
LITERATURE AND THEOLOGY(英国) |
第3期 |
邹颖 |
Cross-deressing and Other Disguises in Zaisheng yuan |
LATE IMPERIAL CHINA(美国) |
12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