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林

1954年出生于北京,大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 办公室:人文楼219室 邮箱:yanghuilin@ruc.edu.cn

教育背景

(1)1987-1990 硕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1999-2002 博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90年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2)1993-2003年任中文系副系主任
(3)2003-2005年任中文系系主任
(4)2005-2009年任文学院院长
(5)2008-2014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6)2012-2019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7)2019年以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

(1)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西方文艺理论
(2)宗教学 / 基督教


教授课程

(1)西方文艺理论史研究专题
(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专题


重要获奖

(1)主讲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
(2)主讲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3)主讲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
(4)主讲课程“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
(5)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6)
(6)《意义》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
(7)《意义》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
(8)China, Christianity and the Question of Culture获美国Christianity Today 2015年图书奖(2015)


学术兼职

(1)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
(2)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3)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 / ACLA)副主席
(4)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科研项目

(1)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完成 )
(2)当代神学对一体化、全球化问题的介入及意,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完成)
(3)基督教对欧洲三大神话系统的影响和诠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完成)
(4)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 教育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完成)
(5)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完成)
(6)当代神学-人文学交叉概念与学术对话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完成)

(7)中国传统与欧陆思想的对话工具及其双向阐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23- )


代表性论文

(1)《解读“中国化”问题的中国概念:以“对言”和“相关”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2)《思想链条上的“骰子一掷”:萨特、德勒兹、布朗肖、巴丢解读马拉美的一个诗句》,《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3)《从福柯重读爱比克泰德、利玛窦、王阳明之间的“知”与“行”》,《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5期

(4)《哲学家/传教士之“赌”的文化隐喻与思想空间》,《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1期
(5)《何以为“圣”:理雅各对“圣”与“神”的译解》,《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2期;
(6)《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及其可能》,《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7)《“经文辩读”中的思想对话》,《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8期;
(8)《“融散”与“福传”之辨:<佛教征服中国>引出的问题》,《宗教与哲学》2019第8辑
(9)”Matteo Ricci and Michel Foucault’s Readings of Epictetus: A Quest of知Knowing) and行Application”, Christianity & Literature, 2018 Vol. 68 (1);
(10)”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and its Potential Valu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World Literature, No. 2(2018);
(11)《创世神话的现代读解》,《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第1期;
(12)《“世界文学”何以“发生”:比较文学的人文学意义》,《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13)《“对极性”与“相互性”的思想空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14)《“何以译诗”与“诗何以译”:传教士的西诗译介》,《人文杂志》2017年第1期
(15)《抗战岁月的国际意识与文化远见:重读汉英双语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文化软实力》2016年创刊号;
(16)《化解“形而上学语法”:神学诠释学的可能借鉴》,《中国比较文学》2015第4期;
(17)”Christian Implication and non-Christian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2015 Vol. 1, No. 1;
(18)”Scriptural Reasoning and the Hermeneutical Circle”,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vol.28, No. 2, 2014;
(19)《文化传播的双向考察》,《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第1期;
(20)《“经文辩读”与“诠释的循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第5期;
(21)《汉学及其“主义”中的身份游移》,《读书》2012第2期;
(2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复旦大学学报》2012第1期 ;
(23)《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教论说的六个问题领域》,《世界宗教文化》2012第1期;
(24)”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 Sino-Christian Studies, vol. 6, 2011;
(25)”To Reverse our Premise with the Perverse Core: A Response to Žižek’s Theology in Chinese Context”, 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vol. 19 (no. 3) 2011;
(26)”James Leg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n China”,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vol. 337 (no. 1) 2011;
(27)《中西“经文辩读”的可能性及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11第1期;
(28)《齐泽克的“基督教遗产”究竟是什么》,《世界宗教文化》2010第5期;
(29)《关于比较文学与宗教学的对话》,(加拿大)《文化中国》2010第35期;
(30)《关于“韬光”的误读及其可能译解》,《读书》2010第7期;
(31)《英国高等教育观感》,《读书》2010第3期;
(32)《“反向”的观念与“反转”的逻辑:对齐泽克“神学”的一种读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10春季号第32期;
(33)”Language and Missionary Universit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01 ;
(34)《宗教研究的“比较”意识与“对话”精神》,(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9春季号第30期;
(35)《学术制度、国家政策和语言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第1期;
(36)《怎一个“道”字了得》,《中国文化研究》 2009第3期;
(37)《“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 2009第2期;
(38)《 学术制度、国家政策和语言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第1期;
(39)《早期教会大学的两种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中国文化》2007年春季号;
(40)《评谢列贝克斯〈信仰的理解〉》,(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6秋季号第25期 ;
(41)《诠释和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外国文学研究》2006第6期 ;
(42)”Religious Studies in China”,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006-01 ;
(43)《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文艺研究》2005第3期 ;
(44)”The Re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Ethic in China”, 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rankfurt: Peter Lang Press, 2005 ;
(45)《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中国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 ;
(46)《从“差异”到“他者”:对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神学读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第4期 ;
(47)《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文艺研究》2004第3期;
(48)”The Unio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ble and Its Hermeneutical Analysis”,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49)”The Moralized Sino-Christianity and the Meaning of Christian Moralit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50)”What Theological Ethics Mean to the Contemporar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51)”Three Concerns in the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52)”Inculturation or Contextu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04. 6;
(53)《“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世界宗教研究》2003第1期 ;
(54)”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China Study Journal, vol.17, No.3, December 2002;
(55)《读解圣言:神学解释学向现代解释学过渡的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2第1期 ;
(56)《“全球化”与基督教的自我诠释》,(加拿大)《维真学刊》2001第3期 ;
(57)《早期基督教文学概说》,《外国文学评论》2000第3期 ;
(58)《神学伦理学的当代意义》,(加拿大)《维真学刊》1999第1期
(59)”The Moraliza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and the Result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意大利)《明清研究》1998第7期;
(60)《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新华文摘》1998第8期;
(61)《20世纪西方文学的神学倾向》,《文艺研究》1994第3期 ;
(62)《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文艺研究》1991第4期 ;
(63)《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莎士比亚》,《文艺研究》1988第6期。


主要著作

(1)《圣言•人言:神学诠释学》(增订版),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意义:当代神学的公共性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18)
(3)China, Christianity and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2014)
(4)《西方文论概览》(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第二版2021)
(5)《在文学与神学的边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work of Yang Huilin, M. E. Sharp(2004)
(7)《西方文论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欧洲中世纪文学史》(合著),译林出版社(2002)
(9)《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0)《圣言•人言:神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主编刊物和丛书

(1)《基督教文化学刊》ISSN 2071-9957,(1999- )
(2)“《论语》英译本汇释汇校”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3)“人文学科关键词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诠释学与当代世界”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