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琴

1975年出生,甘肃靖远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邮箱:zhangxiaoqin@ruc.edu.cn

教育背景

1994年至1998年,本科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年至2005年,硕士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5年至2008年,博士就读于兰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创造性写作理论与实践。

工作经历

1998年至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3年至201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2014年至2015年,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

2015年起,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客座研究员。

2021年至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4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重要获奖

2010年,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辅导一等奖。

2013年,获甘肃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5年,获第五届黄河文学奖。

2017年,获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2017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校级教学名师奖。

2018年,获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018年,获第十六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8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2021年,受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项目号:09XZW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子项目“中国当代地域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项目号:18ZDA277。


代表论文

《“独药师的文学之道”》,《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

《点亮雪域高原的文明新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2期。

《在历史中溯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8期。

《南方的“新民族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2期。

《千年孤独 中国经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2期。

《现代人的残缺与救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5期。

《山之本相,史之天窗》,《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哲学与文学的“奇怪建制”》,《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4期。

《寻找中国当代文学之“道”》,《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4期。

《新寻根:明史见心考常变》,《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第1期。

《寻求自由表达的出路》,《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

《时间之河的隐秘潜水者》,《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3期。

《精神反游与正典探看》,《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6期。

《最后的扎刀令》,《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3期。

《近三十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文艺争鸣》2009年第10期。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

《启蒙者的颓败》,《南方文坛》2015年第3期。

《最后一个,或世界性怀旧》,《南方文坛》2017年第5期。

《“新文人笔记”的方向》,《小说评论》2019年第4期。

《时间旷野上的神构与虚构》,《小说评论》2023年第12期。

《悲怆的秦声》,《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第3期。

《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光明日报》2009年4月4日。

《世界格局下的中国经验书写》,《光明日报》2012年4月24日。

Buttfly’s Reincarnation: From Zhuang Zhidie to Lao Sheng,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Volume 6, Number 1,2017.


学术专著

《一灯如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直抵存在之困》,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

《大荒以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

《我们的困境,我们的声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


文学创作

《“花儿皇后”汪莲莲》,《人民文学》2022年第5期。

《宝卷传人代兴位》,《十月》2022年第1期。

《贾子猷居凉州》,《上海文学》2018年第6期。

《金莲一夏》,《青年文学》2016年第12期。

《非遗在我,执此一念》,《光明日报》202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