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徐楠,1978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室:人文楼221

教育背景

(1)1996年至2000年 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2000年至2003年 硕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3)2003年至2006年 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诗歌

教授课程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中国文学理论史

(3)中国古代诗学发展史

(4)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

(5)中国古代文论名著研读

(6)中国古典诗歌审美传统

代表性论文

(1)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与限度,《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5期

(2)《文心雕龙》“风骨”说表意多歧特征探析,《国学学刊》2023年1期

(3)王夫之诗歌批评学理疏失探析,《清华大学学报》2023年1期

(4)五古《修竹篇》与陈子昂兴寄说的诠释,《国学学刊》2019年4期

(5)论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基本类型与诠释特征——兼谈文学史研究中本意诠释的方法与意义问题,《文艺研究》2019年5期

(6)论“以意逆志”在古代文论语境中的限度及相关问题——以考察古人为落实该法而预设之条件为中心,《河北学刊》2018年2期

(7)唐人诗学“境”概念使用特征之辨析——兼谈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研究的思路及方法问题,《河北学刊》2015年4期

(8)明代格调派诗歌情感观再辨析——以考察该派对诗歌情感价值、限度的判断为中心,《文学评论》2015年4期

(9)论王夫之明诗批评的内在问题,《北方论丛》2012年6期

(10)“文如其人”命题探微——以考察其思想基础、思维方式为中心,《文艺研究》2012年4期

(11)认同与曲解——论茶陵派对沈周的评价及相关问题,《文艺研究》2010年4期

(12)漫兴精神——成化至正德间苏州诗人的创作观,《文艺研究》2008年8期

(13)试论沈周、唐寅的《落花》组诗,《文艺研究》2007年8期

专著

《“探故”与“察今”的互动——中国古代文论观念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明成化至正德间苏州诗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