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前瑞

1967年出生,江西省瑞昌市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学术委员 办公室:人文楼703 办公电话:无 邮箱:qianruic@163.com

教育背景

(1)1982—1985,中专就读于江西九江师范学校

(2)1990—1992,专科就读于江西九江教育学院英语专业
(3)1987—1992,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本科毕业于原江西大学中文系(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4)1992—1995,硕士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5)1999—2003,博士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6)2006—2008,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

(1)1995—2013,在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教学研究所及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工作
(2)2013—,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工作

研究方向

(1)汉语语法学
(2)语言类型学
(3)汉语语法化

教授课程

(1)语言学概论
(2)当代语言学名著选讲
(3)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重要获奖

(1)专著《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专著《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学术兼职

(1)2001年至2012年兼任《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项目“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广义体貌标记语法化研究”(2008—2011)。
(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体貌系统的类型比较研究”(2003—2006)。
(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经历体的类型比较与二语习得研究”(2013—2015)。
(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度支持项目“汉语时体研究文献数据库建设及汉语时间副词的多角度研究”(2009—2012)。
(5)中国人民大学项目“动词重叠时体意义的类型学研究”(2014—2016)。
(6)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体貌、时制与情态范畴的互动研究”三期持续支持(2016—2018、2018—2020、2021—2023)。
(7)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体貌、时制与情态范畴的互动研究”(2016—2020)。
(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子课题“类型学视野的语义演变研究”(2015—)

(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将来时表达的区域类型研究”(2021—)

代表性论文

(1)汉语方言将来时表达的区域性探析,第一作者,《中国语文》2021年第5期。

(2)持续体与未完整体的类型学思考,第一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3)副词“已”体貌与话语功能关系的研究——以《史记》的叙述语篇为例,第一作者,《古汉语研究》2020 年第4 期。
(4)粤语助词“亲”的体貌用法及演化路径,第二作者,《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九期。
(5)将来时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研究——以《左传》中的“将”为例,第二作者,《语文研究》2019年第4期。
(6)从方言语音看“了”的功能演化,第一作者,《汉语学报》2019年第2期。
(7)经历体的特定性与词汇来源研究,第一作者,《汉语汉字研究》2019年第1期。
(8)从惯常演变为经历的多样性——以英语、马来语和古汉语为例,第一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9)句末助词“矣”的多功能性分析,第一作者,《中国语文》2018年第5期。
(10)试论“曾”的反预期与经历义的演变关系,《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2期。
(11)白语大理方言xɯ55的多功能性研究,第二作者,《民族语文》2018年第4期。
(12)句末语气词“啦”与言者认识立场,第二作者,《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13)清代满汉合璧语料中双“了”句的用法研究,第二作者,《语言学论丛》第58辑,商务印书馆,2018年。
(14)“了”的完成体与完整体功能的量化分析及其理论意义,通讯作者,《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第2期。
(15)完成体与经历体的类型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6期。
(16)《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第一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4期。
(17)汉语经历体标记“过”的演变路径,第一作者,《汉语史研究集刊》19辑,巴蜀书社,2015年6月。
(18)词尾和句尾“了”的分析模式,第一作者,《汉语史学报》第1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
(19)“当”的情态与将来时用法的演化,第二作者,《中国语文》2015年3期。
(20)从尝试到经历——“尝”的语法化及其类型学意义,第二作者,《语言科学》2014年第5期。
(21)语序接触与北京话双“了”句的历时波动,第一作者,《汉藏语学报》7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22)从完成体到将来时——类型学的罕见现象与汉语的常见现象,第一作者,《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2期。
(23)副词“方”多种时体用法之间的关系,第二作者,《中国语文》2012年6期。
(24)时体语法化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一作者,《汉语史学报》12辑, 2012年12月。
(25)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第一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4期。
(26)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中国语文》2008年1期。
(27)“来着”补论,《汉语学习》2006年1期。
(28)“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中国语文》2005年4期。
(29)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第二作者,《方言》2005年4期。
(30)汉语内部视点体的聚焦度与主观性,《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
(31)现时相关性与复合趋向补语中的“来”,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2)汉语反复体的考察,《语法研究和探索》(1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33)动词重叠的情状特征及其体的地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主要专著

(1)《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入选2006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商务印书馆2008年。
(2)《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儿童问句系统的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与李宇明合作,第二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语法化与汉语时体研究》,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17年。
(4)《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1949—2015),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5)《语法的演化》,Bybee等著,陈前瑞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
(6)《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1949—2019),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7)《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的类型研究》,商务印书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