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毕业论文辑录
发布时间:2019-03-20
来源:
序号 |
姓名 |
题目 |
专业 |
导师 |
1 |
许赫 |
小说《蛙》的艺术特点分析 |
汉语言 |
蔡永强 |
2 |
金智荣 |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特色 |
汉语言 |
蔡永强 |
3 |
阿荣通嘎啦嘎 |
从《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来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反封建思想 |
汉语言 |
陈晨 |
4 |
高莹恩 |
现代汉语词汇与韩国汉字对比研究 |
汉语言 |
冀小军 |
5 |
崔赏凖 |
汉语的优点和缺点——分析汉语特点 |
汉语言 |
冀小军 |
6 |
黄慈熙 |
《红楼梦》作品人物特征分析——以钗、黛、凤为例 |
汉语言 |
冀小军 |
7 |
李多英 |
北京胡同门礅与中国文化 |
汉语言 |
金海鹰 |
8 |
尹钟珉 |
《中韩爱国诗歌比较研究——以艾青与李陆史为例》 |
汉语言 |
金海鹰 |
9 |
赵釉真 |
韩汉翻译中出现的错误分析 |
汉语言 |
金海鹰 |
10 |
孙世洪 |
《网瘾成因及解决办法》 |
汉语言 |
李禄兴 |
11 |
金荣珍 |
解读《论语》中的“仁” |
汉语言 |
刘爱菊 |
12 |
安宣映 |
《论语》中的“孝”研究 |
汉语言 |
刘爱菊 |
13 |
元裕彬 |
《论语》中的“德”研究 |
汉语言 |
刘爱菊 |
14 |
金珠贤 |
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学习方法研究——以音律为主分析错误及解决方案 |
汉语言 |
路志英 |
15 |
金东民 |
21世纪韩国汉字教育政策的变化——以2007年改定教育课程后政策变化为主分析 |
汉语言 |
路志英 |
16 |
李多爱 |
韩国高等学校汉字教材研究 |
汉语言 |
路志英 |
17 |
吴水地 |
世宗大王前后文字使用情况 |
汉语言 |
路志英 |
18 |
赵裕罗 |
韩国教育系统中汉字使用情况——世宗大王创造《训民正音》以后到20世纪末汉字研究 |
汉语言 |
路志英 |
19 |
韩世恩 |
中韩节日异同点比较——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为例 |
汉语言 |
潘晨婧 |
20 |
李汉娜 |
中韩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与《触不到的恋人》对比分析 |
汉语言 |
潘晨婧 |
21 |
宋日镇 |
花木兰和柳宽顺人物形象分析 |
汉语言 |
潘晨婧 |
22 |
金仁智 |
中韩拟声语音结构和语法功能比较 |
汉语言 |
荣继华 |
23 |
朴炳辰 |
在华韩国人创业状况分析 |
汉语言 |
荣继华 |
24 |
权纹灿 |
韩国留学生消费状况研究 |
汉语言 |
荣继华 |
25 |
曹佑荣 |
中韩热播电视剧比较分析 |
汉语言 |
王淑红 |
26 |
崔秀桓 |
《小二黑结婚》的乡土风格表现 |
汉语言 |
王淑红 |
27 |
金信爱 |
韩国传统婚俗的儒学特征及其变迁 |
汉语言 |
王小岩 |
28 |
玛莎 |
简析中国先哲老子对托尔斯泰的影响 |
汉语言 |
王小岩 |
29 |
徐汉雄 |
儒家男权观念在韩国社会遭遇的挑战 |
汉语言 |
王小岩 |
30 |
金宰润 |
李白对高丽李奎报的影响 |
汉语言 |
徐承伟 |
31 |
田大熙 |
鲁迅与周作人创作浅析 |
汉语言 |
徐承伟 |
32 |
禹知晛 |
分析——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
汉语言 |
徐承伟 |
33 |
林成寿 |
中韩饮酒文化差异 |
汉语言 |
杨书俊 |
34 |
杰珂琳 |
中韩饮食文化比较 |
汉语言 |
游舒 |
35 |
申秀粼 |
谈通过文学作品学习汉语的必要性 |
汉语言 |
游舒 |
36 |
洪承侠 |
青少年游戏文化与网瘾的关系 |
汉语言 |
张洁 |
37 |
陈汉生 |
带有四肢的汉泰成语对比研究 |
汉语言 |
张洁 |
38 |
田中雅乃 |
新HSK词汇(二级)的中日二字词一致性调查 |
汉语言 |
张洁 |
39 |
尹载元 |
韩中两国的汉字应用水平考试比较 |
汉语言 |
张洁 |
40 |
金奎汎 |
韩国假面舞剧和中国京剧的比较研究 |
汉语言 |
张治 |
41 |
李东柱 |
“韩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反思 |
汉语言 |
张治 |
42 |
梁孝珍 |
中国与韩国的春节比较 |
汉语言 |
张治 |
43 |
权皓奭 |
中韩英雄被神话比较考察 |
汉语言 |
张治 |
44 |
赵银亨 |
韩中称呼比较 |
汉语言 |
赵万勋 |
45 |
朴钟喆 |
中韩神话特色的共性与差异 |
汉语言 |
朱宁 |
46 |
赵准煐 |
多角度观察中国社会公共观念的建立 |
汉语言 |
朱宁 |
47 |
曹承延 |
“韩流”在中国普及与影响 |
汉语言 |
朱子辉 |
48 |
朴在完 |
韩流给中国的影响 |
汉语言<, o:p> |
朱宁 |
49 |
李康熙 |
韩中饮食习惯的比较 |
汉语言 |
游舒 |
50 |
朴熙娜 |
明代散文专题研究——王慎中散文的风格和思想 |
汉语言文学 |
高永安 |
51 |
宋料汉 |
《水浒传》中的“侠义”观念 |
汉语言文学 |
高永安 |
52 |
延贤模 |
《论语》里的”孝“研究 |
汉语言文学 |
刘爱菊 |
53 |
李娇龙 |
读《我们夫妇之间》有感于有血肉的形象创作 |
汉语言文学 |
马相武 |
54 |
尹泰雄 |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汉语言文学 |
马相武 |
55 |
咸赞赫 |
唐宋散文和唐宋政治的关系(以唐宋八大家为例)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56 |
沈慧智 |
白居易与中唐的新乐府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57 |
崔景先 |
《诗经》与传统女性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58 |
姜善颢 |
《水浒传》中鲁智深形象研究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59 |
牟罗 |
陶渊明的思想与田园诗歌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60 |
郑浩贤 |
关羽信仰的形成分析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61 |
金俞辰 |
《西游记》的中的人物形象和自我成长的故事研究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62 |
宋秀娟 |
孟子的理解及世人对孟子的看法 |
汉语言文学 |
徐建委 |
63 |
金铉旻 |
《西游记》与宗教观念 |
汉语言文学 |
杨贺 |
64 |
李宰旭 |
80年代的探索戏剧 |
汉语言文学 |
杨庆祥 |
65 |
权素廷 |
《故事重编》研究 |
汉语言文学 |
杨庆祥 |
66 |
金胜原 |
80年代以来“新革命历史小说”研究 |
汉语言文学 |
杨庆祥 |
67 |
李羊义 |
浅析《我们夫妇之间》的日常性叙事 |
汉语言文学 |
杨庆祥 |
68 |
卢庆贤 |
革命历史小说在九十年代 |
汉语言文学 |
杨庆祥 |
69 |
南东希 |
“新散文”研究 |
汉语言文学 |
杨庆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