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第18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讲顺利开讲
发布时间:2022-05-16
来源:
5月11日下午,文学院党校第十八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课在线上开讲。本次党课由党委副书记胡玲莉主持,党团学办公室副主任侯佳俐、学院专职辅导员以及一百多名学员共同参加此次党课。杨勇、雷超为此次党课的主讲嘉宾,为同学们讲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感悟理解,兼谈基层干部的培养与成长。
雷超围绕“校门、机关门、农家门”三个关键词,以个人经历为基础展开讲述。首先,“校门”是基础,是培养个人品质和积累专业知识的重要阵地。当代青年人要立足现实,不断积累,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当中去。雷超建议同学们好好学习,掌握学习路径和方法,不断积累、更新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并且要立足社会现实,紧跟时代,进行个人人格的锤炼和知识的淬炼,以笔促进社会改革和进步。其次,雷超以“规则、规范、规矩”为核心,讲述了她在“机关门”的学习体会。她强调,大学校园与机关单位是不同的。前者自由自在,兼容并包;后者则严谨严肃,要求高度的责任感和规矩意识。初入社会的年轻同志们要以先锋党员为模范,多学习、多观察、多请教,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质效。第三,“农家门”是基层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都在回应这一时代课题。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细的大背景下,青年学子更应在社会实践后主动思考。另一方面,在贴近实际、与农民交往的过程中,个人能够不断了解实际,实现成长。总之,雷超认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我们都是殊途同归的——即朝着“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方向努力,要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杨勇以“不到长城也是好汉”为题,从脱贫攻坚的具体情况、乡村振兴的个人思考、个人基层工作经历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通过讲述动人的基层故事,杨勇对珙县的脱贫攻坚情况做了相应介绍。从帮助脱贫到防止返贫,珙县的相关干部队伍都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随后,杨勇从三个方面展开了他对乡村振兴的个人思考。他认为,一是要立足解决好现有问题,稳固收入。二是要探索好未来发展方向路径,因地制宜,以基层经验助力顶层设计。三是要梳理好农村和城镇的关系,留住人才,推动产业发展联动,最终实现有机融合的有生命力的城乡关系。最后,杨勇从个人基层工作经历出发,给出一些切身建议。一方面,杨勇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结出三条重要的经验。一是要夯实基础,迅速融入。从校园到社会,党员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更需要入乡随俗。二是摸爬滚打,快速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必须在具体专项的基层工作中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由此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经受历练,坚毅前行。在前进的道路中,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必须学会将问题清单化、责任化、具体化,合理处理压力与动力的关系,不忘初心跟党走,实现自我跃升。另一方面,杨勇对如何干好基层工作也给出一些建议。第一,个人心态的调整是干好基层工作的前提。当代基层工作者既要树立坚定信仰,锤炼为民情怀;又要保持良好心态,把握进退节奏;还要坚持唯真唯实,养成自信性格。第二,良好作风是干好基层工作的要求。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甘当学生的学习作风、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三者缺一不可。第三,注重沟通能力的提升是干好基层工作的法宝。要化繁为简,说群众听的懂的话;要用情用心,以真心真情换理解;要设置与群众说话的底线,代表公职人员,注意对象场所。总之,杨勇强调,脱贫攻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造和创举,是真正践行人民路线的伟大事业。作为党员,必须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和人民群众互相成就,丰富自己的生命,展现党员的责任和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胡玲莉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主题党课让与会人员对脱贫攻坚和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她从雷超和杨勇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分享中收获了感动、温暖和前进的力量。文学院党委将继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党员提升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牢记初心使命,奋发作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