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学院党委第2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二讲党课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04-16
来源:

4月10日下午,文学院党委第2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二讲党课在立德楼701教室举行。本次党课由文学院副院长陈涛教授主讲,党团学办公室副主任侯佳俐主持,文学院本期培训班学员参加学习。

陈涛以“山河光影:红色经典与革命文化”为本次党课主题,陈涛指出,同学们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理想信念,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文化使命感,投身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新征程中。

故影新声,继往开来。陈涛从三首“英雄赞歌”谈起,指出新时代以来,红色经典文本从内容到主题、从形式到类型、从风格到技术不断重复、衍生、回旋与改写,展现出红色经典在当代对于大众的持续性影响力,以及新时代文艺作品与经典作品的对话和回响。红色基因不仅成为当代作品的有机成分,而且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当代建构,流淌于日常社会生活的血液之中。陈涛通过生动的红色电影范例,引导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红色经典,理论溯源。陈涛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带领同学们回顾“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从狭义层面看,“红色经典”指1942年以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从广义层面看,“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可以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学运动以来,所有反映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文艺作品。习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通过两个层面的理论溯源,深入领悟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人民文艺,生生不息。陈涛立足于人民文艺思想和红色经典作品,阐述了现实政治与艺术审美的关系。一方面,红色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跨媒介的链式生产过程,同一个故事文本可能衍生出多种媒介形式,是艺术上的更新与进步;另一方面,作品总是回应着现实政治的时代变化,它以回归、重复、衍生与改写将历史记忆与红色基因召唤至当下,产生跨时代的回响。接着,陈涛聚焦于电影的特定形式,回顾了红色经典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对电影所反映的左翼传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新时代的“主旋律”做了精彩阐述。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激励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最后,侯佳俐对本次党课做了总结。陈涛教授以电影研究为着力点,深入剖析了红色经典和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树立赓续中华文化的责任担当。同时,本次党课引导同学们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明晰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将理论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文|洪定康

图|徐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