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学院2021级博士党支部开展国庆红色观影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0
来源:

2024年10月5日下午,文学院2021级博士党支部开展了国庆研学实践活动,支部党员外出共同观看主旋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崇高理想。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系列电影的第二部长片,将镜头对准了被称为“抗美援朝最惨烈的战斗之一”的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两万五千名将士与近五万“联合国军”历经十二昼夜的誓死激战,在铁原城外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血防线。本片讲述1951年5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刚刚结束了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四个重装师。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零,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影片运用群像叙事和多线叙事视角,立体展现铁原阻击战中的李家三口、彭德怀、吴本正、张孝恒、孙醒、杨三弟、杨传玉等多重维度的人物角色,通过一朵花、一颗糖、一只瓢虫这样的细微物象将人物情感变化进一步具象化,令观众几度热泪潸然。

此次观影活动不仅让党员们重温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也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激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观影结束后,党支部的同志分享讨论了自己的观影心得体悟:

闫郁文:今天我支部党员共同观看了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影过程中,我数度泪盈眼眶。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钢铁铸就的英雄,他们把自己对祖国、对同胞、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情厚爱和绵绵思念,化为艰苦卓绝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斗志。他们勇猛无畏、视死如归,与美帝高科技武器顽强鏖战,用碧血丹心筑起血肉长城。重温这段英雄史诗、峥嵘岁月,让我们再次感慨祖国今天山河壮丽、繁荣昌盛的来之不易。观影完毕,我心中久久响彻歌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刘禹铄: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志愿军战士们展现出了无私奉献与无畏精神让人深受感动,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坚定信念。此外,影片还引发了对和平珍贵性的深思,只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才能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这部电影通过对志愿军精神的深刻刻画,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面对战火,但这种牺牲精神和坚定信念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困难,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电影通过深刻的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峥嵘岁月的思考,也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这种无畏精神。

赵国杰:这是一次电影商业与主旋律题材的较好结合,向大多数人展示了那段历史,在缺少重装备的不对等战斗中,志愿军凭靠顽强的意志、坚决的决心,用轻武器阻挡了敌人。特别是189师的战斗,分散作战单元就意味着每一个小的作战单元只要遇到敌人,就大概率会牺牲,这对人的心理影响与大部队作战是不一样的,最终189师完成了任务,却只剩下几十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了解这段历史的细节,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也要讲好这段故事。

杨春萌:我的外祖父是抗美援朝战士,观看《志愿军》电影不仅令我追怀外公的勇猛无畏的英雄事迹,让我对志愿军战士们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无比崇敬,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和平的可贵与“落后要挨打”的残酷,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富强才能够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掌握话语权。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努力。

叶朝志:观看《志愿军:存亡之战》,司令员彭德怀的高瞻远瞩、63军军长傅崇碧的镇定自若,以及187师、188师和189师全体将士有勇有谋、不畏牺牲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今天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正是先辈们的忘我牺牲换来的。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接续前辈的梦想,立志民族复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勇当先锋。

图文/2021级博士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