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学院2023级硕士一班党支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11
来源:

坚定文化自信 赓续历史文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阔历史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责任担当,3月23日上午,2023级硕士一班党支部成员前往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学习。

通过与数千件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的沉浸式面对面,支部成员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了更多理解与感悟。在此基础上,4月22日,支部组织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回顾了参访活动,并讨论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同学们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级硕士一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王欣雨为支部同学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考古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向大家展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同学们由此认识到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及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对如何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欣雨还带领支部同学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等会议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动同学们思考如何发挥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考古博物馆入口处的碑石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通过参观学习,2023级硕士一班党支部的同志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有了更深入的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文化主体性,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伟力。

学习感悟

虎子涵表示,通过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学习,她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延续文化血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博物馆的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守护者,每一次革新都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更新,更是对内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作为一名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努力掌握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也应该注重创新表达方式,尝试将古代文学元素与现代文学手法、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创造出更多元化、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曾思洁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应当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解,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更是我们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激扬起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徐凝表示,经过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学习,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子,她深感使命在肩、重任在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她学习与研究文献学增添了动力。研究历史典籍,不仅能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取得学术上的进展,同时也能传递在典籍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与文化,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黎泳涵结合自己本专业的学习表示,中国考古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建筑外形似鼎如尊,上有古篆书“史”字,漫步其中,中华文明千年文物展现眼前,描绘出文明的起源、进步、发展与变迁。总书记曾强调要领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考古博物馆展示、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员,我们应贯彻“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发扬时代创新精神,不断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贡献。

图文|文学院2023级硕士一班党支部

组稿|文学院2023级硕士一班 冉维维、姚雨丹、刘琳琳、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