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忆录】第一堂课

发布时间:2015-12-31
来源:王强

(本文作者系王强,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时间过得飞快,但11年前在人大文史楼上的第一堂博士生课,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1996年的秋天,走进人大东校门,赫然在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天然汉白玉石,上面铭刻着四个草书大字——实事求是。何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对这四个字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我们去探求,‘是’就是真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蕴含着不简单的哲理,这也是这四个字成为母校校训的道理所在。其实,我们这些新生一踏入人大校门,就开始了第一堂课。

踩着飄落的法国梧桐树叶,绕过一片青草地,我作为96级中文系的一名博士生,勿勿来到文史楼二层北侧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简朴的会议桌旁,散坐着陆贵山、陈传才、章安褀、周忠厚、金元浦等几位老師,我们这一届文艺学方向的七位新生怀着新鲜和兴奋的心情,聆听老师们的第一次教诲。

印象最深的,是陈传才、陆贵山两位导师的谈话。

陈传才老师一边吸着烟,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现在都是博士生了,三年之后你们都要拿出一篇1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这意味着什么?博士论文写得长一点,就是一本书。大家需要努力的,就是争取自己最后完成的论文能在若干年內起码是三五年之內,达到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水平。怎么做到这一点?起码要粗读100本专业书籍,在此基础上精读、细读10本专业书籍,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才有可能拿出一篇像样的博士论文。”

陆贵山老师言简意赅地对大家说,博士生不同于本科生,也不同于硕士生,而应当在专业领域有更为扎实的积累、更加深入的开掘,甚至能够达到相当的水平。现在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需要大家再接再厉,更上一成层楼。读博并不是一般的学习知识、应付考试,而是要在更小的范围进行更加深入的硏究、归纳和探索。这其中,学习方法非常重要。接下来,陆老师送給大家八个字:综合、系统。辩证、创新。

诚然,陈老师给大家提示的,是研究生学习的一条规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当你吃透了书的精华,汲取了更多的知识营养,书自然就会越读越薄的。这就是从10010再到1的过程。而陆老师传授的,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用系统的观点把握事物,以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在综合归纳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这样做出来的学问才能更胜人一筹。陈老师和陆老师的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后来的学习中,这两位老师身上严谨刻苦的态度、孜孜以求的学术品格、博采众长的研究方法、综合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我们大家在校三年期间的学习研究甚至毕业之后的工作学习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难忘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