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才华的作家,不管他选择哪种形式……他总是着眼于他的时代,着眼于他的祖国最光辉、最优秀的人,并且着力描写为他们所喜欢、为他们所感动的事物。尤其是剧作家,倘若他着眼于平民,也必须是为了照亮和改善他们,而绝不可加深他们的偏见和鄙俗思想。
——莱辛《汉堡剧评》
卢梭既非暴躁的批判者,也并非不切实际的梦想者,而是希望建立政治秩序的哲学家,他以勇气和洞察试图把正当性的严格要求运用于历史环境中。
人的腐败起源于政治;他的邪恶“与其说属于人不如说属于被糟糕地统治的人。”
通过分析可完善性的发展,卢梭撰写了人性转变的历史,人性由于接触智力和道德而变得可以犯错误也可以获得真理,可以犯罪也可以有德性。
卢梭的伞部著作都说明了这一点:一切都取决于政治。
中译本编者说明(刘小枫)
立法者卢梭(涅格罗尼)
关于波兰政体的思考
一所论问题的状态
二古代制度的精神
三运用
四教育
五根本缺陷
六三等级问题
七维持宪制的方式
八论国王
九无政府状态的具体原因
十行政
十一经济制度
十二军事制度
十三让所有政府成员都服从渐次升迁制的计划
十四国王的选举
十五总结
论政治经济
科西嘉宪政规划
Watkins英译本说明
前言
规划
零散残稿
序言(残稿)
论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