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才华的作家,不管他选择哪种形式……他总是着眼于他的时代,着眼于他的祖国最光辉、最优秀的人,并且着力描写为他们所喜欢、为他们所感动的事物。尤其是剧作家,倘若他着眼于平民,也必须是为了照亮和改善他们,而绝不可加深他们的偏见和鄙俗思想。
——莱辛《汉堡剧评》
《圣灵降临的叙事》是著名学者刘小枫关于神学思想的论文集。全书包括四大篇文章:《汉语神学与历史哲学》旨在探讨现代性问题中汉语神学的可能性,尤其尝试重新理解汉语思想界过去对基督教与中国之关系的理解。《圣灵降临的叙事》的主题是论俄国思想家梅烈日柯夫斯基的象征主义。《“浪漫的”福音书中的“我口渴”》和《现代语境中的信仰辩难》篇幅相对较小,也都是关于基督教神学的相关论述。《圣灵降临的叙事》一书中的这四篇关于基督神学的论文,构成了刘小枫的汉语神学四论。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视《圣灵降临的叙事》为最好的文学评论之一,只不过评论的对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梅列日科夫斯基、托尔斯泰……本书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在小说叙事中领会了譬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小说体传记中的象征意味,并特别读出了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象征主义不是单纯的二重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而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他的象征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学主张,更有可能是一种思想主张。作者认为,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一位富有人文气质的大思想家。由此,作者分析了这样一类现象与现代性批判,与后现代精神的关系。
增订本前言
前记
【一】汉语神学与历史哲学
题记
凡属于“精神”的,一概离中国人“很远”?
科学主义与基督教“精神”
民族主义国家伦理与基督教“精神”
汉语神学之现代语境的社会学观察
现代思想论争结构中的汉语神学
汉语神学的释义学热情
文化基督徒现象:一个值得追究的“谣言”
基督神学的“汉语”问题
【二】圣灵降临的叙事——论梅烈日柯夫斯基的象征主义
“神圣的泥土”、“内在的流浪汉”与小说类型
自由、革命与“民族情感的真理”
象征叙事:“你们现在担当不了”
现代革命的“精神火山口”
“这样的人生活中没有任何无意义的偶然”
【三】“浪漫的”福音书中的“我口渴”
“唯有基督”是路德伪造?
“唯信主义”的福音书?
“我在”基督论强硬的认信
《约翰福音》与现代的“主义”
我信“基督之外无救恩”
【四】现代语境中的信仰辩难
基督教的三一上帝信仰与信仰危机
多元宗教语境中信仰辩难不合时宜?
通过信仰辩难推进三一信仰的理解
道体三一论和孔子感生论与信仰辩难
基督教三一信仰的确认性基于对个体信仰的切身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