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才华的作家,不管他选择哪种形式……他总是着眼于他的时代,着眼于他的祖国最光辉、最优秀的人,并且着力描写为他们所喜欢、为他们所感动的事物。尤其是剧作家,倘若他着眼于平民,也必须是为了照亮和改善他们,而绝不可加深他们的偏见和鄙俗思想。
——莱辛《汉堡剧评》
刘小枫教授学术编年
1956年出生于四川重庆;
1974年参加工作(下乡务农);
1977年于重庆图书馆采编部任职员;
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就读德语专业,1982年获文学士学位;
1982年入北京大学,198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宗白华 / 甘霖);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
1986年《诗化哲学》出版,蜚声学界;
1988年发表《拯救与逍遥》,破格晋升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1993获神学博士学位(导师:Heinrich Ott);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1994年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并兼职博导(1994-2003);
1994年发表《走向十字架上的真》;
1995年任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课题审定顾问(1995-1998),同年开始担任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学术出版) 顾问(1995-2002),并任中国现象学学会执行委员与香港现象学学会秘书长(1995-2001);
1996年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开始带博士,同年发表《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1997年发表《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
1998年《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出版;
1999年《沉重的肉身》面世;
200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2002年建立“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启动大型编译工程“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同年出版《刺猬的温顺》;
2003年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教研室主任,同年创办《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圣灵降临的叙事》、译著柏拉图《会饮》;
2005年出版《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凯若斯:古希腊文教程》;
2007年出版《拣尽寒枝》《儒教与民族国家》;
2008年申请成立“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并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同年出版《睇视之光》。
2009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筹办古典文明研究中心(2014年正式批准成立),并筹建“古典学实验班”(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发起倡议成立“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出版《罪与欠》《昭告幽微 : 古希臘詩品六則》;
2010年创办国际期刊《古典研究》(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assical Studies),该刊成为汉语学界第一份古典学学术期刊(已出版29辑),同年著作《重启古典诗学》出版。
2011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会首任会长(2011-2016),出版著作《施特劳斯的路标》《共和与经纶 : 熊十力<论六经><正韩>辩证》;
2012年发表《普罗米修斯之罪》;
2013年发表《设计共和: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绎读》;
2014年任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开始招收古典学博士,发表《刘小枫读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稿》;
2015年发表《百年共和之义》《比较古典学发凡》《王有所成》《柏拉图四书》《古典学与古今之争》以及Sino-The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2016年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同年《西学断章》出版;
2017年著作《海德尔格与中国》《以美为鉴:注意美国立国原则的是非未定之争》出版;
2018年创办学术辑刊《古典学研究》并担任主编,出版编著《西方古代的天下观》《从普遍历史到历史主义》《西方民主与文明危机》;
2019年升任一级教授,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篇注疏、《柏拉图四书》(增订本)、《巫阳招魂:亚里士多德<诗术>绎读》《百年共和之义》(增订本)、《拥彗先驱:走向政治史学》《拯救与逍遥》(修订本)先后出版,主编“经典与解释·地缘政治学丛编”陆续出版;
……